月至中旬,天氣陰。長安城外的皇榜告示上,寫著欽天監預測的天氣的陰晴結果。
午時前后或有雷雨出現,百姓出行記得帶傘,若有出行安排也當盡可能避開午時前后。
不過,這等避開是對于沒有馬車的尋常百姓而言的。對于出行有馬車接送的貴人權臣而言,等閑的雨雪天氣并不能阻止他們的出行,更不能阻止他們的上朝。
今日不是休沐日,也不是什么節日,一切照舊。
陛下同往日一樣的早朝,同群臣商議政事,待到朝會結束,已近午時了。
隨著大太監一聲尖細的唱聲“退朝”百官跪迎,山呼萬歲聲中,陛下拂袖而去
待到陛下走后,無事的臣子這才三三兩兩的走了。方才在朝會上為政見吵的面紅耳赤的幾個文官正在殿中指著對方破口大罵。
一個在罵“古板、老成、老頑固”,一個在罵“激情、冒失、毛躁”,不少與兩人相交不錯的臣子正在一旁勸阻。
“言哥兒”安國公對走到他身邊的季崇言道,“一會兒去趟錦繡坊那里的首飾鋪,聽你祖母說那首飾鋪子里的頭面每逢月中會上新貨,你去挑些給姜四小姐送去”
陛下賜下的圣旨下來不過半日的工夫便傳遍了整個長安城。
外頭傳的沸沸揚揚的,可于朝堂上上朝的高官而言,自不會說什么閑話,不止沒有閑話,還有人走到安國公同季崇言兩人面前“恭賀”了一番。
兩人謝過上朝的高官,面上不見半點不悅之色。
瞧著這兩人就知道他們對這門親事滿意的很隴西李大將軍臉色難看至極這祖孫兩個果然一早便看上姜家那胖閨女了,故意設套叫他攤上這罵名呢
可偏偏這兩個不姓李,而是李字上多了一點,姓季。
不姓李他自然不能怎么樣了,李大將軍心中憋屈的厲害。
一樁婚事不但沒成,反惹來一身騷。本就心養的有些大了的老大夫婦更是因著一個沒結成親家的姜四小姐對他萬分提防;眼下,對那養的乖順的不像話的次子,他更是要激點血性起來了,免得他這個做老子的被大兒子下了套,次子還在一旁旁觀遞茶水。
如此一來,那城外的操練怕是不夠磨煉人的了李大將軍如今正是發愁的時候不知道該怎么把次子訓出幾分血性來。
正同安國公說笑的季崇言瞥了眼身后的李大將軍,目光在李大將軍憋屈的臉上一閃而過,眼底閃過一絲笑意。
一箭多雕啊
當然,最重要的那只雕不是李大將軍,而是
“誒,那不是太子同二殿下”
走在最前頭急著下朝回家的幾個朝臣似是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議之事,驚呼出聲。
這一對兄弟可同“兄弟情深”無緣。去歲那一年,兩人斗的說是“你死我活”都不為過。畢竟那位子只有一個,古往今來都是如此,一眾朝臣倒也不覺得奇怪。
這般互相追咬的情形直到前不久,秀女進宮才突地消停了。
畢竟,原本撕開臉面互相追咬的前提是陛下膝下只他們兩個兒子,可眼下,秀女一進宮,其代表什么不言而喻。
仔細想想,外頭那些傳言紛紛擾擾,雖都說陛下不可能再有子嗣了,可太醫署的太醫們卻從未說過陛下身體有恙的話。
如今,眼看著即將冒出新的“皇弟”們,兩個兄弟莫名其妙的和好了這件事放在皇家卻也不算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