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到這里,林彥開口打斷了正在稟報的護衛,“不是一天,是兩天,從那兩主仆將信放入暗巷到收信是兩天。”
如此一來,這木易和喜子兩主仆同真正的“圣道教眾”聯系的方式便為他們所掌握了,那接下來……就看姜四小姐那一雙妙手能不能如模仿楊衍的書信一般模仿這個叫木易的人寫的書信了。
“字跡應當不難模仿,”季崇言聞言,瞥了眼林彥,頓了頓,道,“既然敢放在暗巷里,還敢幾天之后才來取,那便要考慮到玩鬧的孩童誤打誤撞抽了磚石被拿走信的情況,所以,那書信內容應當不會這般容易看懂。”
正在稟報的護衛聽到這里,面露古怪之色:這季世子怎么人沒去寶陵卻仿佛能猜得到姜四小姐的動靜一般,同那廂的姜四小姐一個樣。
“姜四小姐也是這么說的,待到展了信之后,便笑道‘果然如此’,”護衛說到這里,不好意思道,“姜四小姐還給屬下看了看,問屬下看不看得懂,屬下見信上皆是一些數字。”
“……三十一,二十六,一百六十一云云的。”
這些數字哪個能看得懂?護衛當時一看便懵了
聽到這里的季崇言卻輕哂了一聲,笑道:“她應當看懂了,否則也不會封了信交還給你了。”
這反應看的護衛更是詫異,這世子爺同姜四小姐怎的明明分隔寶陵晏城兩地,卻仿佛這相隔兩地一夜的路程不存在一般呢?
他還是頭一回看到這樣相距兩地“交流無礙”的。
這個就是詩詞里所謂的“心有靈犀一點通”么?
“姜四小姐看完頓了片刻便搖頭笑了,而后道了一句‘如此簡單么’便轉身抽了一本書交給屬下叫屬下帶過來了。”
護衛說著把懷里用黃紙包裹起來的書冊遞了過去:那是一本老子的《道德真經》。
接過那本《道德真經》季崇言遞給了林彥,林彥接過《道德真經》翻了幾頁,想了想,頓時了然。
雖然沒有如崇言同姜四小姐那樣的默契,不過聽護衛說了這么多也猜得到這“圣道教”傳話的方式了。
那些數字應當是自道德真經第一章第一個字開始數起所對應的字,這樣傳遞消息的法子比起楊衍的手法來簡直簡單的宛如稚童,難怪姜四小姐會感慨“如此簡單么”了。
至于那封信對應的內容,想來姜四小姐已經有所應對了。
……
一連喊打喊殺了幾日的姜老夫人連灌了幾日的安神藥之后終于沉沉睡去了。
那幾個伺候在姜老夫人身邊的嬤嬤也捱不住下去歇息了。
姜家別苑的西苑里難得早早入夜安靜下來。
吃了睡睡了吃,沒事再瞎叫叫,撥了撥燉鍋里剩下的人參雞湯,姜二夫人眼饞的同時又有些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