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譽了,不敢當,沈某實在配不上四位先生的夸獎。”
與集韻齋票房的四大名票謙虛客套了幾番之后,沈月樓便在林雁秋的眼神示意下跟著走到一邊,竊竊私語去了。
既然是要共唱一曲,自然得先對對詞,合合調。
這次合作,是以林雁秋林老板為主,沈月樓為輔,自然都是林老板在那一字一句地講戲,沈月樓只顧認真聽取。
一遍戲詞順下來,林雁秋先哼唱了一個開頭,沈月樓找準位置穿插進去,二人一番你來我往,尺寸和勁頭都配合地十分舒服。
側目深深凝望了沈月樓一眼,林雁秋微微點頭,算是初步認可了沈月樓的實力。
以他的年紀,全靠自己摸索,能唱成這樣,已經十分不錯了。
特別是他的嗓音,空靈圓潤,綿延悠長,先天條件比絕大部分青衣坤伶還好。
這份天資,都快趕上自己了。
能看出來他的京劇基本功十分扎實,應該是童子功,小時候肯定受過一段相當嚴苛的京劇訓練。
只是,那些京劇訓練嚴苛是夠嚴苛了,卻有些過分粗淺,并不完整、精細、高級。
就只能幫他打好根基,卻沒辦法幫他把功力提高到另一種層次。
說白了,就是野路子,不夠合乎正統。
就是因為出身不正,所以,他雖然已經初入門徑,卻還沒能登堂入室。
好在他年齡不大,日后要是有名師指點一二,幫他稍微調一調,將來,未必不能成為一位名伶。
還真是一塊難得的璞玉啊!
要不要,收了他?
沈月樓自然不知道,就只是這么一小會的粗淺相交,林雁秋的心里竟然能轉動這么多玲瓏心思。
他的心思就單純多了,把這出《劍閣聞鈴》唱好,以圖與名伶林雁秋結交,若是能同時得到集韻齋幾位名票的青睞,那就更好了。
合唱了兩遍,又簡單準備了一小會,沈月樓和林雁秋并行回到兩桌之間,就準備為集韻齋票房的五位名票高歌一曲了。
“好!好!好!”
“彩!彩!彩!”
……
看到林雁秋和沈月樓相對而立,攜手向座上五人鞠躬致意,林思南等人立刻起身先幫他們叫了兩聲好。
等他們都安靜下來,林雁秋面容一肅,雙目一凝,起個云手,輕輕撫了撫頜下并不存在的長髯。
“長天垂淚眼,風刀撕雨簾。
檐鈴聲聲怨,落木蕭蕭寒。”
開頭四句搖板反二黃,被林雁秋唱得哀婉、凄涼、斷人腸。
即使沒有慘兮兮的京胡之聲作為搭配,也險些將裴慶豐和梁云度這兩個藝術細胞過于豐富的資深戲迷給唱得幾欲落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