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梅瀾挨罵之后,偷偷躲在被窩里獨自飲泣的樣子,沈月樓不由有些心疼。
想當年,自己初學老生時總是荒腔走板,被齊先生打罵、同科學員排擠的時候,自己不是也常常躲在被窩里偷偷抹眼淚的嗎?
那種屈辱、挫敗的滋味,至今回想起來,還是會感覺滿腹苦水。
“唉,真是個可憐的孩子!”
沈月樓輕嘆一聲,心中十分擔心梅鶴鳴的狀態。
父親梅竹芬死后,母親楊長玉終日憂思深重。
梅鶴鳴也慢慢變成了一個受盡漠視,無人管束的野孩子。
他的性格里本來就有一絲孤僻與自閉,這一次,又無端遭受了朱先生言語和態度上的雙重否定,他那幼小、脆弱的心靈能承受住這樣沉重的打擊嗎?
好在,事情很快就有了轉機。
青衣吳菱仙在聽說了梅鶴鳴的遭遇之后,主動登門,把他收入了門墻。
而他之所以愿意收下資質愚鈍的梅鶴鳴,乃是因為他曾經受過梅鶴鳴祖父梅巧玲的恩惠。
這就是祖蔭帶來的好處了。
吳先生教戲溫和且富有耐心,就算小鶴鳴進步再慢,他也從不斥責打罵于他。
只一遍遍教著,直到把他完全教會為止。
跟著吳菱仙接連學會了《戰蒲關》、《二進宮》和《三娘教子》……,
學有所獲,又得到了吳先生的溫言鼓勵,這讓原本自卑、怯懦的梅鶴鳴慢慢重拾了信心,學戲的狀態也一天比一天更好了起來。
自信松弛狀態下的梅鶴鳴,課業進步真可以用一日千里來形容。
把吳菱仙肚囊里的玩意兒學了個干凈,他又跟隨胡二庚和自己的姑父秦稚芬學起了花旦。
沈月樓依附在梅鶴鳴的身上旁聽授課,聽完只覺受益大大的匪淺。
這是京劇最好的時代,隨便拉出一個名伶,都有一身的絕藝。
而給梅鶴鳴授藝的這三位,又都是當世名伶中的中上層演員,沈月樓能有幸聆聽到他們的教誨,真可謂是八輩子修來的福氣了。
課業進步神速的同時,小鶴鳴的臉蛋也長得越來越好看,整個人就如開了掛一般。
要不是親眼看著梅鶴鳴的容貌一點一點變得絕美,沈月樓都要懷疑他的身上是不是也有一套國劇宗師系統幫他容貌精修了。
光緒三十年,剛滿十歲的梅鶴鳴以花旦身份在廣和樓戲館第一次登上了舞臺。
光緒三十三年,他搭班“喜連城”,拜師葉春善,正式以“梅蘭芳”這個藝名掛牌出演。
隨后,時間來到了民國,在新舊文化交替,社會局勢風云突變的狀態下,梅蘭芳開創了屬于他的京劇時代。
民國二年,他接受許少卿的邀請到申江首演,在丹桂第一臺演出了《彩樓配》、《玉堂春》、《穆柯寨》等戲,一炮而紅。
回到燕京之后,他吸收申江文明戲、新式舞臺、燈光、化妝、服裝設計等改良成分,開始進行大刀闊斧的古裝和時裝戲的創新嘗試,并大獲成功。
民國十六年,他被評為“四大名旦”之首。
民國十九年,梅蘭芳開啟世界巡演,從東瀛橫濱經澳大利亞到美利堅演出,至此,他的聲名達到了頂峰。
民國三十年,蓄須明志,息影舞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