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鬧之后,詹愛娟和戚友先變得水火不容,戚友先欲休妻,非把詹愛娟趕出家門不可。
最終,梅氏出面說服女兒允許戚友先納妾,這出鬧劇才算完結。
卻說另一邊,韓仲琦被大周圣上派往蜀邊督師,恰好來到了詹烈侯軍中。
韓仲琦年少有為,智謀高絕,幫著詹烈侯鎮壓了蜀地叛軍。
在班師回朝的路上,詹烈侯請人說媒,想要把自己才貌雙全的次女淑娟嫁給韓仲琦。
聽到詹烈候讓人傳來的話,韓仲琦嚇了一大跳,他一直以為那夜見到的丑婦就是詹烈候次女淑娟,自然不敢答應。
后來,詹烈候請戚補臣出面,才算勉強促成了這樁婚事。
新婚之夜,詹淑娟靜靜坐著,只待如意郎君來掀蓋頭。
韓仲琦則心事重重,生怕再看到那一晚詹二小姐的真容。
直到柳氏親自前來,反復勸說韓仲琦,韓生才終于上前揭開了詹淑娟的頭巾。
挑開蓋頭,露出了詹淑娟的真容,卻是一位美貌佳人。
至此,“風箏誤”的誤會才最終解除。
戲演完了,大幕未降,沈月樓與趙曦玉攜手退場。
這時候,后臺突然走上來一位穿大褂的說書先生,只見他一拍驚堂木,口吐蓮花道:
“好事從來由錯誤,劉、阮非差,怎入天臺路。
若要認真才下步,反因穩極成顛仆。更是婚姻拿不住,欲得嬌娃,偏娶強顏婦。
橫豎總是由定數,迷人何用求全悟。
才士韓生,偶向風箏題句,線斷飄零,巧被佳人拾著。
彤管相賡;重題再放,落墻東、別惹風情。私會處,忽逢奇丑,抽身跳出淫坑,赴試高登榜首,統王師靖蜀,一戰功成。
聞說前姻締就,悔恨難勝。
良宵獨宿,棄新人、坐守長更。相勸處:銀燈高照,方才喜得妯婷。
正是:
放風箏,放出一本簇新的奇傳。
相佳人,相著一副絕精的花面。
贅快婿,贅著一個使性的冤家。
照丑妻,照出一位傾城的嬌艷。”
驚堂木猛地一拍,說書先生朝臺下一鞠躬,瀟灑退場。
“誒,好!說得真好!”
“過癮啊,再來一段。”
“用這個收尾,別具匠心啊。”
……
聽到說書先生的這段貫口,臺下觀眾立刻齊聲叫起好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