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申江越劇團眾位名家的精彩表演,下面有請沈月樓沈老板、徐兆麟徐老板以及沈老板的愛徒林小琳等給大家帶來今天的大軸《白蛇傳》。”
羅金海一說完,臺下觀眾的掌聲立刻響了起來。
“呵呵,這門票花得值,又有沈老板的戲可以聽嘍。”
“可惜這場沒有林老板參演。”
“徐老板的戲曲功底也不錯,期待沈老板和徐老板的這次合作。”
……
與趙秉忠、孟凡知二人一起坐在國家大劇院前排,聽說沈月樓的大軸要上演了,柴荀的眼中頓時滿含期待。
這還是他第一次聽沈月樓的戲,之前聽孟凡知和趙秉忠把《六月雪》夸得天花亂墜,今天,他終于有機會現場感受一下梨園沈老板的魅力了。
大幕徐徐拉開,開場的聲音不僅有胡琴,還有昆曲常用的三弦與曲笛以及武場的鑼鼓。
悠揚的曲笛聲中,沈月樓油頭粉面,一身紅襟白裙,邁著細碎的步子悠然登上了舞臺。
“青城山下白素貞,洞中千年修此身。
勤修苦練來得道,脫胎換骨變成人。”
念完四句定場詩,沈月樓在戲臺上跑完一個圓場,又甩袖對臺下戲迷自報了家門:“奴家,白素貞,本是青城山下一條白蛇成精,平素里,一心向道無雜念,只盼菩薩點化,皈依三寶棄紅塵。”
原來,她是一只修行了千年的白蛇精,名字叫做白素貞。
聽到沈月樓的酥脆念白,柴荀與趙秉忠對視一眼,心中都有些訝異。
念的是昆白而不是京白,沈老板這是要唱昆曲嗎?
三弦和曲笛聲漸漸被京胡取代,林小琳一身青衣小生裝扮,緩緩登上了舞臺。
念兩句京白表明自己雄性青蛇的身份,林小琳立刻轉頭調戲白蛇,想要與其成雙成對。
看到這里,柴荀心中不禁有所明悟:竟是“風攪雪”的演法,現今京劇舞臺上已經很少有演員這么演了。
所謂“風攪雪”是指同一場戲,演員用不同的藝術形式(昆曲和京劇)合演,就如風和雪攪和在了一起一般。
起初,是因為戲班人員構成繁雜,里面不僅有京劇演員,還有昆曲、梆子、漢調演員等,有時,一出戲湊不出完整的京劇陣容,個別角色用昆曲或者梆子演員也成,“風攪雪”就這么傳下來了。
后來,京劇在百戲廝殺中漸漸取得霸主地位,三鼎甲和四大宗師揚名天下之后,京劇科班如雨后春筍般萌發出來,各行演員不缺,“風攪雪”的演法也就漸漸消失在歷史舞臺了。
其實,仔細想想,這種一出戲雜糅不同劇種的演法,只要處理地巧妙,也挺有意思的。
輕輕點了點頭,柴荀繼續饒有興致地看了下去。
戲臺之上,青蛇要與白蛇成親,白蛇不允,于是,二蛇便在臺上斗起法來。
武場的鑼聲敲響,配合著胡琴拉扯與鼓點拍擊,沈月樓手持白色雙劍與林小琳的兩把青劍你來我往穿花對了三個回合。
三劍對過之后,沈月樓在場中飛身走了五個旋子,落地又與林小琳來了一場大開打。
武場的鼓點又急又促,沈月樓與林小琳在臺上耍劍的場面也無比好看,臺下觀眾叫好聲不斷。
這還是他們第一次在戲臺上看到沈老板的打戲,沒想到沈老板不僅文戲唱得極好,武戲也打得有模有樣。
“太棒了,沒想到沈老板走旋子也可以走得這么優雅。”
“太輕盈,太美妙了,看著毫不費力,私下里,不知要花費多少苦工才能練出這樣的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