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臺上蘇三與崇公道的一大段對話,孫曉棠總算搞明白了蘇三被收監的來龍去脈。
原來,蘇三本是江南名妓,初與官宦子弟王景隆相識,定下了白首之約。
只是,王景隆在蘇三的院里留宿時間過長,錢財用盡,于是,被鴇兒轟出了妓院。
蘇三私贈銀兩,送給王景隆去趕考,二人就此分別。
后來,鴇兒把蘇三騙賣給山西商人沈燕林作妾。
沈妻皮氏與趙監生私通,毒死沈燕林,反誣告蘇三,縣官受賄,將蘇三問成了死罪。
恩愛纏綿、誣告受監,這么好的情節,不做戲實在太可惜了。
轉念一想,孫曉棠立刻明白是時長限制了沈老板的發揮。
希望之后有機會看到沈老板全本《玉堂春》的全貌。
……
第二場,是崇公道與押送蘇三趕赴泰原受審的戲碼。
途中,沈月樓終于有機會借蘇三之口正式在戲曲舞臺上唱起“蘇三離了鴻彤縣”這段膾炙人口的西皮流水板名段了。
“蘇三離了鴻彤縣,將身來到大街前。
未曾開言我心內慘,過往的君子聽我言:
哪一位去往燕京轉,與我那三郎把信傳。
言說蘇三把命斷,來生變犬馬我當報還。
……”
此段新腔一出,不止四位評委臉色微驚,臺下戲迷也忍不住發出一陣轟然叫好聲。
“好聽,享受,許久未聽到這般酣暢淋漓的西皮流水了。”
“這腔調和戲詞融合的太好了,瑯瑯上口,聽一遍就全記下了。”
“圓潤通透,韻味悠長,沈老板的唱功比上一場又精進了不少。”
“唱腔雖然輕快,故事卻仍是悲涼的,蘇三好可憐吶。”
……
唱完這段起解,崇公道不由上前給了蘇三一些提點,告訴她見到按院大人的規矩,不能直視上官,更不能直接叫屈喊冤,得看大人們是否有查明真相的意思。
“多謝老伯,您真是個好人。”
謝過之后,蘇三也向崇公道倒了一肚子的苦水。
無辜受冤,被羈押了大半年,她心里也很憋屈啊。
悠揚的胡琴聲響起,沈月樓不由輕唱起一段西皮原板:“我心中只把那爹娘恨,大不該將親女圖財賣入娼門。”
聽到沈月樓的唱詞,耿長庚立刻在一旁當起了捧哏:“是啊,你爹娘做事心太狠啦。”
有了耿長庚的墊話,沈月樓隨即接唱道:“惱恨那山西沈燕林,他不該與我來贖身。”
“噯,話可別這么說。人家花錢替你贖身,叫你出籍為良,也是一件好事。”
“惱恨那皮氏心太狠,她不該勾結外人用藥面毒死夫君。”
“對,皮氏這個娘們心腸是狠哪,還有那個趙監生。”
“惱恨那貪贓枉法的王縣令,還有那眾衙役分散贓銀。”
這王知縣正是崇公道的上官,平時對他也算不錯,分贓的也有他一份,他卻是不好再跟著罵了。
戲臺之上,沈月樓飾演的蘇三越想越氣,不由在臺上唱起了一段西皮搖板:“越思越想心頭恨,鴻彤縣內就無好人。”
好嘛,鴻彤縣內無好人?
不用說,連我也在其內啦!
崇公道輕笑著搖了搖頭,攜蘇三一起退了場。
見沈月樓和耿長庚去往后臺,臺下觀眾的掌聲立刻響了起來。
“唉,鴻彤縣內無好人,蘇三的經歷是真的慘啊。”
“可不是嘛,從小被父母賣入娼門,長大之后,好不容易遇到個可以托付終身的人,又被那可恨的鴇兒給活活拆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