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白玉蘭的性格形成過程,蘇瑾心中不禁有些唏噓。
白玉蘭是民國時期有名的女作家,蘇瑾之前也曾拜讀過白玉蘭的許多作品,對于這個人物,她天然就具有一定的同情與代入感。
唉,白玉蘭的童年生活實在太壓抑、太悲苦了。
她早年間的這些經歷也紛紛反應到了她日后的文字之中。
繼續看下去,白父因病去世之后,白玉蘭的整個人生瞬間都光明了。
蘇瑾也是在電影中第一次看到白玉蘭的笑容。
可是,一想到白玉蘭之后的人生經歷,蘇瑾心中又開始暗自嘆息了。
人物傳記電影就是有一點不好,結局大多都是注定的,除非導演大改特改,完全不管流傳下來的歷史資料。
父親與愛人,女人一生之中最重要的兩個男人,都帶給她數不清的疼痛與傷痕。
藍成湖,那個白玉蘭一生的夢魘與劫難,也不知在電影中什么時候會出現?
故事繼續向前發展,父親死后,白玉蘭失去了生活來源,她只能通過寫作賺錢養活自己。
好在,她心思細膩,文筆極其優美,處女作自傳小說《白玉蘭》直接就在申江最有名的文學報紙申江文藝報上面連載了。
發表了《白玉蘭》之后,白玉蘭在申江文學圈里漸漸有了名氣。
一次,在申江文藝報組織的作家會議上,白玉蘭認識了申江有名的大作家藍成湖。
作家會議上,藍成湖風度翩翩,侃侃而談,很快就以豐富的學識,天花亂墜的口才吸引了白玉蘭的注意。
看到熒幕之中,白玉蘭望向藍成湖的傾慕眼神,蘇瑾就知道要糟糕。
藍成湖比白玉蘭大了十多歲,看起來十分成熟穩重,這種形象的男性,正是一直缺少父親關愛的白玉蘭內心所向往的。
其實,要是拋開后面的那些腌臜事,白玉蘭和藍成湖的相識與相戀也是十分甜蜜和浪漫的。
藍成湖是風度翩翩的貴儒雅男子,成熟老練,又富有學識,而白玉蘭嬌俏細膩,才華橫溢,兩人本來十分相配,可卻在動蕩的時局中漸行漸遠。
在那個動蕩不安的時代,東瀛人在申江為非作歹,藍成湖早已成了東瀛人的走狗。
得知了這個結果,的白玉蘭自然不能接受。
而且,除了賣國賊的身份,藍成湖還是個徹頭徹尾的負心人,在與白玉蘭交往期間,他還與多名女性有染。
看到這段情節,電影院的觀眾完全罵開了。
“藍成湖太混蛋了,他肯定不得好死。”
事實也正如觀眾所料,東瀛人在申江并未猖獗太久,很快就被華夏軍隊打敗。
東瀛人落敗之后,那些之前曾幫助東瀛人的賣國賊也一一得到了清算。
藍成湖提前得到了風聲,偷偷跑到鄉下躲了起來,為了活命,他還動用自己花花公子的手段,與村里一名寡婦同了居。
當白玉蘭在村里找到藍成湖的時候,看到昔日的翩翩公子變成那般落魄模樣,以及他與那名寡婦的所作所為,白玉蘭心中的愛情幻想瞬間幻滅了。
她離開那座村莊,從此不想與藍成湖有任何瓜葛。
而藍成湖也在風聲漸漸松時,坐船離開申江,逃到了琉球省。
四十年后,老年藍成湖回到申江,卻找不見白玉蘭,只見到了那部《白玉蘭》小說。
看完玩整部電影,臺下觀眾的掌聲慢慢響了起來。
“電影質感不錯,導演將動蕩亂世的兒女私情述說得蕩氣回腸,畫面拍攝唯美又不失時代氣息,算是近些年難得的一部佳作了。”
“確實,電影在鏡頭、音樂、映像方面都運用了一些十分大膽的拍攝手法,從白玉蘭開篇精神上的歇斯底里,到結識藍成湖之后的心有所依,節奏漸趨輕快,后篇進入生離死別時又轉入了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