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白先生說到如今梨園之地位形勢,高談闊論,發人深省。
月樓認同少白先生的部分觀點,京劇是藝術瑰寶,流行音樂則還需要再好好沉淀沉淀。
但沈某并不認同少白先生傲慢自大的態度。
京劇雖然是藝術瑰寶,但不應該抱殘守缺,孤芳自賞。
流行音樂雖然不似京劇那般高雅,但它能夠被大眾接受,證明其并非毫無可取之處。
高雅低俗之辯,早就應該拋棄,藝術也要追求雅俗共賞。
京劇藝術有傳承,也應該有創新。
有人愿意待在神龕里繼續受人供奉,有人愿意走下神壇用創新的手段謀求更多發展。
抱殘守缺,終成迷夢,自恃高雅,必遭眾棄。
沈某先走出了這一步,惟盼少白先生也能早日醒悟。”
“抱殘守缺,終成迷夢,自恃高雅,必遭眾棄。”
這篇文章里,每一條都戳到了李少白的痛處,而且,雖然沈月樓語氣看似對他很尊敬,言必稱少白先生,但他話里話外的意思無不在說,自己是被時代拋棄的老古板,他是新時代的寵兒。
這才是自視甚高的李少白最不能忍受的。
自己今年才三十八歲,都還沒到四十,根本就不是那種守舊老古板。
情緒漸漸冷靜下來,李少白感覺自己好像抓住了沈月樓言辭中的一些漏洞。
哈哈哈,你回應就回應,扯什么創新與傳承啊?
在梨園中,如我一般抱殘守缺的伶人可是不少。
雖然大家口頭上都在談論創新,但大部分有名有姓的伶人還是支持傳承的。
要不然,梨園也不會如此看重師承了。
想著可以得到梨園大多數守舊派的支持,深思熟慮之后,李少白立刻發了一篇約戰文章:“不論高雅低俗,如何激濁揚清?
沈老板竟然說京劇的創新比傳承更加重要,真是狂妄至極。
之前,你在《說唱臉譜》中就表達過類似的觀點,當時,還引起了一番討論。
今日,你我就在傳承與創新兩個方向分一個高下吧。
你我分屬不同行當,李某本不該提起梨園舊例——唱對臺戲了卻紛爭的辦法。
但少白細細一想,沈老板真正在梨園小有名聲,靠得正是《風箏誤》里的韓仲琦一角。
此角為小生,之后貼演《花田錯》時,你亦扮了小生。
有此兩出,可見沈老板功力不凡,為青衣、小生兩門抱之好角。
沈老板既然一直堅持創新比傳承重要,不知可敢與李某比試一番?
半個月后,你我在燕京梨園正式唱一場對臺戲,除了座兒上的成績,還要遍邀梨園各位德高望重的名家來觀賞品評。
還請沈老板準備一出新戲,李某則唱演經典名劇。
若是李某落敗,我李少白從此退出梨園,若是沈老板落敗,就請您離開燕京梨園,到別處去討生活吧。
哈哈哈,李某戰書已發,不知沈老板可敢應下?”
李少白的這篇約戰文章在社交媒體上一發出,不止在梨園中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在公眾之中也引起很多關注。
畢竟,沈月樓通過《原創之聲》和《聲情并茂》兩檔節目以及《赤伶》歌曲與《靈狐》上、下兩部劇情短片,已經躋身二三線明星之列。
誰輸誰就退出燕京梨園,這已是生死之戰了。
大家都在猜沈月樓沈老板會不會應戰。
就算沈老板不回應,也不會有人說他畏戰。
只因,李少白發起的這場戰爭并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