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完拜師儀式的第二天,沈月樓正在家中休息,之前有過合作的評書大家陳連元陳先生忽然給他打了一個電話。
“沈老板,我今天給您打這個電話,是有一件事想要請您幫忙。”
頓了一頓,陳連元忍不住輕笑著說道:“呵呵,這件事,說起來與您還有一些關系。
今年,第八屆全國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因為有您的加入,分外熱鬧,得到了外界很大的關注,取得了很好的效應。
我們評書界的幾位領導看到京劇推廣因青京賽取得了這么好的成效,便也想要搞一個評書比賽,名字就叫《燕京評書大會》。
當然了,我們這個比賽的規模肯定是比不上青京賽的,影響力也遠遠不如。
所以,為了擴大影響,我們這些評書界的老家伙紛紛都被抓了壯丁。
《楊家將》評書爆火,我們團里的領導知道這是您的手筆,就想讓我央求您再寫一個本子,不知道您有沒有時間?”
聽到陳連元的話,沈月樓不由心中一動。
原來是為了這事,評書界也要搞比賽——《燕京評書大會》,這倒是擴大自己評書作品影響力的好機會。
連自己尋找播出平臺的環節都省了,《燕京評書大會》的節目組自然會賣力宣傳。
想到此處,沈月樓立刻點頭道:“陳先生的要求,沈某自然不會拒絕,不知《燕京評書大會》什么時候舉辦,本子您什么時候需要?”
“《燕京評書大會》還要等一個半月才會正式錄制,時間上倒是不急,這事多謝沈老板了,陳某過兩天去拜訪您,到時候,好好聊一聊這事。”
“那好,我等您的到來。”
掛斷電話,沈月樓開始認真思考應該交給陳連元哪個本子。
要不就《七俠五義》吧。
《濟公傳》的本子雖然也很精彩,但與之相關的京劇名劇卻并不算多。
只要《七俠五義》的話本流傳開來,那《鍘美案》以及許多包公戲就都可以上演了。
《七俠五義》話本改編自清代古典名著《三俠五義》小說,民國的學者俞樾認為《三俠五義》第一回“貍貓換太子”事,“殊涉不經”,遂“援據史傳,訂正俗說”,重撰了第一回。
又以三俠即南俠御貓展昭展熊飛、北俠紫髯伯歐陽春、雙俠丁兆蘭丁兆蕙合為一俠,實為四俠。
增以小俠艾虎、東方俠黑妖狐智化、小諸葛沈仲元共為七俠。
原五鼠即鉆天鼠盧方、徹地鼠韓彰、穿山鼠徐慶、翻江鼠蔣平、錦毛鼠白玉堂,仍為五義士,改書名為《七俠五義》。
在地球上,這部作品先后被改編成各個版本的評書、戲曲、電影、電視劇等,由此可見這個故事的魅力。
尤其是其中的“貍貓換太子”、“五鼠鬧東京”以及陳世美、烏盆案張別古等情節已經成為普通民眾都耳熟能詳的故事。
把《七俠五義》的本子交給陳連元,它肯定能借著《燕京評書大會》的平臺大放異彩。
花費兩天時間,把《七俠五義》的話本抄錄下來,沈月樓隨即去了自己的工作室一趟。
“老板好。”
“呵呵,你們好。”
與員工們打完招呼,沈月樓走進自己的辦公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