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再花費個把月時間把演出劇目排練出來,這么一算,想要去瀛洲演出,至少也要三個月之后了。
這個倒是不需要自己操心,具體的日期與行程安排應該是瀛洲那邊和華夏文宣部負責的事情,自己要考慮的是演出劇目以及演員的配置。
想著要得到文宣部的大力支持,只與瀛洲交流京劇有些單薄,或許可以把黃梅戲和昆曲也帶上。
沈月樓心中暗道:多演一些曲種也好,正好讓瀛洲人好好見識一下博大精深的華夏戲曲文化。
劇種定下了,演員該怎么選呢?
京劇自然是以自己的“樓劇團”為主,黃梅戲可以找韓在芬劇團,昆曲大家,自己交往不多,看能不能讓文宣部從專業昆曲劇團抽調骨干。
這些其實也算細枝末節,最關鍵的是演出劇目應該怎么選。
進入系統商城,在其中斟酌許久,沈月樓終于選出了三出合適的劇目。
京劇就演《穆桂英掛帥》,這出戲不僅有精彩的打戲,里面的許多戲詞也非常適合在瀛洲唱演,尤其是穆桂英的那段名段中的“有生之日責當盡,寸土怎能夠屬于他人”。
昆曲,便演那出《牡丹亭》好了。
《牡丹亭》是地球上明代劇作家湯顯祖的代表作,描寫了官家千金杜麗娘對夢中書生柳夢梅傾心相愛,竟傷情而死,化為魂魄尋找現實中的愛人,人鬼相戀,最后起死回生,終于與柳夢梅永結同心的故事。
此曲感人至深,演出之后,幾乎成為昆曲之代名詞——昆腔巍然曲宗,牡丹艷冠群芳,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
至于黃梅戲,《天仙配》和《女駙馬》原本也可以。
不過,沈月樓卻選中了另一個更合適的本子——《梁山伯與祝英臺》。
梁祝化蝶乃是千古絕唱,以此劇出戰瀛洲劇壇,必能震驚整個瀛洲文藝圈。
三出好劇選定,沈月樓立刻做了一份演出計劃出來。
把演出計劃交到羅金海手上,沈月樓就靜等著周部長的回復了。
并未等候許久,只半個月時間,周部長表態通過并直接給與了全力支持。
要人給人、要錢給錢、要規格給規格。
得知了這一消息,沈月樓心中十分高興。
不過,他暫時脫不開身,只能等回到燕京時,再逐一落實這個瀛洲演出計劃。
……
一個半月后,燕京首都機場。
從飛機上下來,沈月樓只覺滿身輕松。
終于,前前后后折騰了一年半,終于把《末代皇帝》的電影戲份拍完了。
以后,自己再接電影,可一點要慎重再慎重。
“老板,您終于回來了。”
“師傅,我們好想你啊。”
前來接機的,不僅有何凌和蘇瑾,林小琳和趙曦玉也跟了過來。
“好久不見了,我也想你們啊。”
與眾人寒暄兩句,沈月樓便乘車先去了一趟自己的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