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吳玉瑛臨終之前,她躺在湯顯祖的懷中說道:“我一生大多不稱心,只有四件開懷事,一是初嫁于你,二是為你生子,三是陪君中舉,四是望君成進士。”
說完,她便離他而去了。
聽到吳玉瑛這番話,不僅湯顯祖痛哭流涕,在一旁通靈的沈月樓也留下了感同身受的淚水。
得妻如此,夫復何求啊?
玉瑛死后,湯顯祖終于中了進士,可惜,愛人已經不在了。
此后二十年,湯顯祖接連被貶三次,最終,他遍體鱗傷地回到文昌里,回到了那個與吳玉瑛相識的地方。
看到舊日之景,他不由作了一首悼亡詩:“版屋如房閉玉真,新添一尺瓦鱗鱗。不應廿載還輕淺,好在殷勤同穴人。
沓水青林斷女蘿,廿年松柏寄山阿。南都不解成長別,才送卿卿出上河。
曾夢紗窗倚素琴,何知萎絕鳳凰音。春煙石闕題何事?寒夜烏哀一片心。
枕簞青林一到衙,相看幾月病還家。藥成不得夫人用,腸斷江東剪草花。
欲葬宮商買地遲,深深瓦屋覆寒姿。秣陵舊恨年多少,夢斷紅橋送子時。”
十二年后,《牡丹亭》橫空出世,世人從此皆知杜麗娘和柳夢梅相思不負,卻無人知他湯顯祖三十二年的清冷孤苦。
他把對妻子吳玉瑛的愛情與愿景都藏進了《牡丹亭》里,感動了世人,也感動了自己。
夢完湯顯祖的一生,沈月樓不禁有些唏噓。
沒想到湯顯祖的人生竟然藏了這么多悲苦,而《牡丹亭》竟然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出來的。
世人皆悲《牡丹亭》,半夜誰哭吳玉瑛。
因情成夢,因夢成戲,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
第二天一早,天橋劇場排練室。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朝飛暮卷,云霞翠軒;
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沈月樓帶著湯顯祖這位原作者的理解與感情來唱這段戲,自然把旁邊這群藝術感知力極強的藝術家們感動地稀里嘩啦。
“嗚嗚嗚,唱得太好了,詞寫得也太好了。”
“沈老板的感情太濃郁了,仿佛他就是劇中人一般。”
“杜麗娘這個角色,非沈老板莫屬啊。”
一遍戲詞順下來,這些昆曲名家都對沈月樓的表現十分贊賞。
于是,杜麗娘這個角色也就定了下來。
……
五天后,正在沈月樓還在天橋劇場如火如荼地排練戲曲的時候,穹樓動畫公司制作的剪紙動畫《葫蘆兄弟》在華夏總臺少兒頻道黃金檔正式開播了。
“葫蘆娃,葫蘆娃,一根藤上七朵花。
小小樹藤,是我家,啦啦啦啦。
叮當當咚咚當當,小樹藤,叮當當咚咚當當。
是我家,啦啦啦啦。
葫蘆娃,葫蘆娃,七個娃。
葫蘆娃,葫蘆娃,一根藤上七個娃。
風吹雨打,都不怕,啦啦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