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庸笑嘻嘻說到,“佛祖太傻了,可以讓鷹吃草,吃蘑菇,吃果子啊。”
白云無奈了,果然,這個姑娘思維不同常理。
不過,至少沒有說出讓鷹吃了兔子的話,還是有救的。
白云繼續開始給林庸說故事。
這次說的是,一個人,是一個屠夫,殺了很多牛羊,后來下地獄的故事。
沒有人能救他,就算是他的兒子一心向佛,日日在佛前禱告,也沒有辦法。
白云說話了,“屠夫殺牛羊,還是因為牛羊能吃,也算的上是一種業報。那些不是為了吃,只是為了恩怨,殺動物,殺人的人,業報更深,姑娘以后還是少殺人吧。”
“那二百多人,雖然都是壞人,但是殺了還是有業報的。”
林庸才不會告訴白云,殺了這些惡人,可以多轉化一些乙木精華。
林庸說話了,“如果不殺他們,他們就會殺死好人,那對好人來說就不公平了,不殺他們就是作惡,才會有業報呢。”
白云無奈了,這個姑娘總有歪理,“總歸,姑娘殺性還是不要這么大,得饒人處且饒人,不要殺太多人,來世才能有福氣。”
這次,林庸沒有說話了。
她突然覺得,這個和尚真的太嘮叨了,就好像前世看的一部電影《大話西游》里的唐僧。
但是,她又不能反駁。
總歸,和尚說和尚的,自己做自己的。
自己是一棵好樹,做到問心無愧,快意恩仇就好。
不必因為和尚說的苦惱。
想到這里,林庸突然覺得心靈通透了,整個靈體,神魂,有一種通透的感覺。
似乎想通了什么事情一樣。
似乎整個身心都得到了洗滌,徹底清澈了。
這樣的感覺很好,似乎無礙于物,似乎天地之間,任由我的心靈自由的翱翔。
非常自由,非常輕松,非常放松的感覺。
白云也驚呆了,沒有想到自己的說教竟然讓這位姑娘感悟了。
不過這樣的感悟,似乎和自己想要的大相徑庭。
這樣的心情更切合道家的修心,和佛家相去甚遠。
白云搖了搖頭。
本來是想增添這個姑娘的佛性,結果讓她更加切合道家的道法,真的是讓人失落。
不知道是該哭,還是該笑。
不過白云并不氣餒,繼續給林庸講故事。
這個姑娘能夠這么快悟通這些道理,應該也是有靈性的。
也許下來就會悟通佛法呢。
誰想講述了三天的故事,林庸身上依舊一點佛性都沒有。
白云非常痛心,好好的姑娘,有悟性的姑娘,有靈性的姑娘,竟然真的一點佛性都沒有,真讓人難受。
如果,這個姑娘真的能成為佛前的異樹,該有多好。
三天過后,白云還是不想放棄,“姑娘,老衲要離開了,等到回來的時候,老衲會繼續念經,講故事給姑娘聽,姑娘不要嫌煩啊。”
林庸擺了擺手,“不嫌煩,不嫌煩,和尚講的故事都很好聽,讓人心靈通徹。”
白云滿心的心痛,是的讓人心靈通徹,通徹的都是道家的道心,而不是佛門的佛法。
白云帶著十方離開了,充滿了怨念。
(到底有沒有人在看,有人看了吱一聲,順便給投幾張推薦票,讓十九也有些動力好好寫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