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就是乞巧節,還有上元節。
女子可以穿上漂亮的衣服外出,很多年輕男女就是那個時候認識的。
很多年輕男女就是那個時候看對眼的。
說到這里,程良玉臉就紅了:多希望可以和樹姑娘過一次乞巧節,過一次上元節。
帶著她看熱鬧,牽著她的手,和她以前體會京城的繁華,熱鬧。
不過,看起來很難實現了。
終于,歷經了一個多月,樹仙廟建成了。
看起來并不如何恢弘。
但是,非常小巧精致,充分考慮了林庸的風格。
都是青磚黑瓦,看起來頗有江南水鄉的風格。
也沒有使用大紅柱子。
開始,本來是要使用的,被林庸給拒絕了。
林庸最討厭那些大紅柱子了,看起來就讓人覺得厭煩。
就是青磚,黑瓦,一抹白色的墻壁,看起來好像誰家的園子,一點壓迫感都沒有。
進入了小園子里,就是青磚鋪就的道路。
道路兩邊,種植了一些桃花,杏花,到了明年春天,肯定會很好看。
然后是一個大殿,大殿也不大,就是五十多平米的樣子。
有一個臺子,臺子上有林庸的雕像。
雕像很美,但是程良玉覺得和林庸靈體比較起來,還是差遠了。
雕像是用沉香木雕刻的,就這個雕像,花費了八百兩銀子。
臺子前是供桌,上面有香燭,下面有蒲團,可以讓人跪拜。
旁邊,還有兩排桌子,可以擺放供品。
偏殿,其中一個是放置雜物的屋子,里面雖然是放置雜物的,并不凌亂。
另外一個放置了一張床,一張桌子,兩把椅子。
可以供人休息。
也可以讓看守樹仙廟的人居住。
其實,林庸覺得,這么近,根本不需要什么看守樹仙廟的人。
多一個人,多一份負擔。
自然,程良玉現在住進了這里,準備再停留幾天時間。
整個樹仙廟給人的感覺就是清新,婉約,清爽。
讓人如同到了富貴人家的園子,得到一種心靈上的放松。
樹仙廟的牌匾,是皇帝給題的,早就題好了,刻印了牌匾,就掛上了。
樹仙廟建成了一后,馬上就有人來拜祭了。
這些平民,買了香燭,拿來了一些尋常的供品,來拜祭樹仙。
林庸當天晚上,發現,轉化的乙木精華就多了十滴。
看來香火好,還是有影響的。
過了幾日,程良玉萬分不愿意,還是要回京復命了。
程良玉真想拉住林庸的手,但是又怕唐突了林庸。
依依不舍和林庸告別,騎上馬離開了。
林庸倒是尋常,就是阿離,晴兒,對程良玉依依不舍。
程良玉走了,再也沒有人給她們講述書生和小姐的故事了,再也沒有人給她們講述狀元打馬游街的風光了。
這一天,利用陽光轉化了一上午的乙木精華,林庸決定小憩片刻,休息休息。
正在休息,突然腦子里蹦出來一個聲音,“樹仙大人,樹仙大人,如果能讓我發財,我就生生世世侍奉您,給你最好的香燭,給您最好的供品,還讓我的子孫后代,世世代代侍奉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