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鋒落在他剛剛站立的位置,鋒利的寶劍如同切豆腐般輕易撕開演武場上石板,留下醒目的劍痕。
魏寶慶算到了自己使用巨石陣發起來自四面八方的攻擊時,李寄峰只能跳起來,而這一點正中下懷,他還能操控土行靈光垂直往上。
但李寄山顯然也不是全靠莽的主兒,知道順著對方的心意肯定是個坑,他從一開始就沒有起跳,不過是使勁跺了一下腳并把幻身符甩上去,做出自己跳起來的假象,隨后又利用隱身符翻過巨石陣發起偷襲。
這一瞬間的判斷就決定了誰能打誰只是紙上談兵,從這點來看,李寄山比大哥李寄峰的戰斗經驗要豐富的多。
確實如此,李寄峰是長孫,將來打算讓他接李老爺子的班的,領頭人當然不可能讓他經常出去拋頭露面。
而李寄山則不然,抓鬼驅邪看風水,還經常幫九科一起去對付穿越來的怪物,作戰經驗確實很豐富。
正所謂趁他病要他命,有優勢就往死里占便宜。
魏寶慶是典型的法修,手里沒有任何兵刃,當兩人法術對轟的時候還能打得有來有回,一旦接近戰……
這就對同樣擅長劍法的李寄山很有利。
于是他劍鋒一轉,不依不饒的起身而上,沒有用法術輔助,就是純粹的劍法施展開,一時間劍光閃爍,劍鋒罩向魏寶慶周身大穴。
就跟李寄霜告訴安平安的那樣,不管擅長什么方面的修士,拳腳功夫都不會落下,魏寶慶也不是完全沒有還手之力。
他就地一滾避開劍鋒,隨即一個鯉魚打挺重新站起來,雙手上籠罩了一層土黃色的土行靈光,以手背去磕劍脊的騷操作格擋。
法力讓他的雙手變得如同堅硬的巖石,演武場上很快滿是叮叮當當宛如細雨般密集,但又如打鐵般清脆的交擊聲。
乍看魏寶慶還算穩,實際上他才是最著急的。
畢竟他不是鍛體修士,用法力強化雙手去磕劍脊這種操作也過于極限。
人家的寶劍跟李寄峰的一樣,常年受法力浸染,已經變成了半個法寶,削鐵如泥吹毛斷發,稍有不慎自己就要跟手腕說拜拜了。
哪怕不論招數精妙與否,這份心理壓力就很難承受,何況人家的劍法并不弱。
必須重新拉開點距離!
一念至此,魏寶慶把心一橫,一改剛剛被動防守的態勢,猛的向前一步,五指張開像虎爪般兜頭劈下。
這一招看起來根本就是換命去的,因為此時李寄山的劍鋒也已經削到了魏寶慶的身前,如果不變招那就是兩敗俱傷。
電光石火間,李寄山抽劍而走,沒有選擇硬碰硬。
這讓魏寶慶心中一喜,賭對了!
包裹在手掌上的土行靈光旋即暴漲,本來后撤半步已經避開的李寄山腳下突兀的蹦出一根半米長的巖石尖刺!
你以為是掌法,其實是法術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