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石門和李家的比試中,第一局李寄峰輸掉屬于沒有辦法,盡管李寄峰是李家年輕一輩中最強的,但阿大的實力明顯已經跟李寄峰出現了代差。
如果用等級制度來比喻,那就是阿大比李寄峰高了整整10級以上,屬于極難跨過的鴻溝,想要彌補如此大的實力差距,戰斗經驗、神功秘法、法寶符箓等等缺一不可。
想想看之前安平安對付‘中火’時打的多臥槽吧,何況李寄峰的戰斗經驗還遠不如阿大,被摁著錘屬于正常操作。
等到了第二局,情況就反了過來。
論硬實力,魏寶慶比李寄山還強一點,不過李寄山有符箓輔助,手里又有寶劍,這點差距可以被彌補過來,差不多等于是勢均力敵。
他能贏,最關鍵的因素是經驗豐富,或者說魏寶慶的經驗不夠多。
不說別的,當李寄山搞出十幾個幻象的時候,魏寶慶以為他是黔驢技窮這就錯的很離譜。
如果換成安平安在魏寶慶的位置上,看到這一幕的瞬間他就會思考一個問題。
對方是打算混在幻象中渾水摸魚,還是利用幻象做誘餌本體暗中偷襲。
兩個選項哪個成功率更高?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安平安入行時間不長,卻總是有架打,何況他還經常有機會觀摩相當高質量的戰斗,腦子又比較靈活,區區三個月就已經踏足了真正合格的熟練施法者行列。
魏寶慶顯然沒有他那么好的環境,不過除此之外,表現倒也算中規中矩,會輸掉主要還是經驗不足的問題,也就是動手的機會太少了。
不過不管怎么說,李家總算贏下一局。
等李寄山下臺,李家人紛紛一擁而上,拿藥的拿藥拿繃帶的拿繃帶。
贏是贏了,卻也是慘勝,體內法力消耗一空,渾身上下都是擦傷和淤傷。
魏寶慶的土龍咒也不是那么好避開的,李寄山走了一步險棋,沒有用縮地步貿然拉近距離或避開土龍咒,而是留著作為奇兵,若是他稍有不慎,結果必然滿盤皆輸。
相比之下魏寶慶也就是被人用劍指著脖子而已,都沒受什么傷,但回去的時候哭喪著臉垂頭喪氣。
“休做這番姿態,輸就是輸了,日后勤學苦練贏回來便是。”
易坤海沒有呵斥,反而更像是鼓勵。
這四個徒孫是他三石門僅存的火種,輸了也不怪魏寶慶,只能說他們的師父去世的太早,而易坤海之前又在閉關,根本沒人好好教導,法術都是自己抱著書硬啃的,能學到這種程度已經是天賦驚人了。
在場的賓客們也都松了口氣,至少現在事情沒有鬧大,最后一局才是關鍵。
而比起松一口氣的賓客,任寶來可一丁點放松的意思都沒有。
輸贏是無所謂的,他安排三局兩勝不過是拖時間而已,重點是怎么解開這個結。
這時候,他的手機叮咚一響,任寶來立刻掏出手機,快速掃了一眼。
——卷宗終于發過來了!
“諸位,先暫停一下!”
拎著大喇叭,任寶來大聲道:
“有關于二十年前事情的卷宗已經被翻找出來,其中有易前輩與李家恩怨的詳細記錄。”
大家坐下來查看這份資料,誰對誰錯一目了然,也就沒有繼續打下去的必要。
但……
易坤海,可不認這個。
“官府是想直接插手不成?老夫說過,江湖人有江湖人的規矩。”
說話間,一股如山般的壓力涌向任寶來。
后者頓時呼吸一滯,仿佛身有千鈞重擔,差點跌倒在地。
畢竟他就是個普通人,頂多算是身體素質還算不錯的普通人,面對易坤海這種老怪物的威壓,肯定扛不住。
這家伙怎么軟硬不吃啊!?
畢竟易坤海的思維模式跟現代人不一樣,在他的印象里,官府不是大清就是民國,而且官府根本不可信。
官府來人,給你個面子可以,少特么插手老子的事兒!
再說了,九科跟李家人在一起,他們的卷宗,在易坤海看來明顯是傾向于李家的,當然也不可信。
表現出來,那可不就是軟硬不吃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