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在紐約的幾天,京介努力上寫著劇本的草綱,自從和好萊塢的人打起了交道之后,京介也便逐漸習慣了對方的工作模式,好萊塢的劇本要分階段完成,比如在草綱階段拿出一份100頁左右的提綱,大概會得到酬勞的百分之多少?而等到完成劇本時,又會得到酬勞的百分之多少?
這種隨進度支付酬勞的方式,其實是對編劇最大的一種保護。
想想當初在國內時,作為編劇的他,時冬臘月春節之前提著禮物跑到制片人的家里,然后訴說著生活的艱難,最后帶著幾分文人的傲骨,又帶著幾分自卑和為難,說出了能不能把稿酬結一下的艱難的話。
而制片人則嘆了口氣,隨后無奈的說了一句,我也難呀。最后大家的交流就變成了訴苦大會和比慘大會的模式。
在國內只有明星的錢是欠不了的。而劇組的工作人員的辛苦錢以及編劇的稿酬,還有供應商的錢,則是能拖就拖。到最后能要回來一部分就已經算很不錯了。
從這個方面說,還是好萊塢的薪酬制度更有保障一些。
京介所要撰寫的劇本是關于二戰時期太平洋戰爭中重要的一場戰役新幾內亞戰役為背景的故事。
為什么不選擇那些可以打造大場面,并且被人們所熟知的中途島海戰或者珍珠港之類的題材來創作呢?
因為京介有自知之明,首先他不是黑人,其次他不是白人,作為一名金球獎得主,他只是一個亞裔,而且還是一個非美國國籍的亞裔。
考慮到他在好萊塢的名氣才剛剛開始。在事業起步階段,如果寫一部需要大成本制作的影片,那么一旦撲街,他這輩子都可能翻不了身了。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先從小成本開始,步步為營,徐徐突進,等事業穩固了再去考慮那些制作成本高昂的電影劇本。
所以這樣一來能選擇的故事背景和舞臺就十分有限了。
沒有軍艦沒有飛機,那就得突出陸戰的慘烈。因此考慮來考慮去。新幾內亞戰役就是一個合適的講故事的舞臺。
這場戰役,是袋鼠國歷史上最值得夸耀的一場勝仗,區區5萬袋鼠國的軍隊把25萬日軍圍困在了新幾內亞島上,并且絕對不接受投降。據說最后日軍活下來的只有3萬人。在京介看來,這種孤島模式絕對是他最擅長的題材。
想一想,這不就是一場大逃殺嗎?
為了生存下來25萬人互相殘殺。雖然日本方面對這場戰役的報道少之又少,但是京介通過這幾天調查的資料卻知道新西內亞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島嶼,島上的主要的食物來源就是紅薯。不過京介卻不認為,當年的三萬日軍是靠著吃紅薯活下來的。
應該摒棄了戰役戰場以及其他一些戰爭技術層面的思考。只是把故事局限在了角色的經歷上。
所以這部戰爭戲寫京介寫的很快。畢竟比照的就是之前大逃殺的創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