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很感謝組委會,我是代表林斗煥老師上臺領獎的”
“代表林斗煥老師上臺領獎”
“代表林斗煥”
隨著孫智恩在戛納電影節上發出了以上一番說辭,韓國國內的輿論瞬間就沸騰了。
因為所有人此時心里都有一個疑問,那就是為什么孫智恩會代表林斗煥去戛納領獎呢他們兩個人到底是什么關系
凡事就怕分析,如果認真分析這件事的話,媒體就會發現林斗煥的身上有著很多疑點。
首先,最早和林斗煥合作的人似乎就是孫智恩,當初她從相良京介那里拿到了白夜行小說的改編權。可后來,因為某些業內熟知的原因,竟然沒有韓國編劇愿意接手這個項目。
于是孫智恩便不知從哪里找到了林斗煥這個天才一般的編劇,隨后就像是開了掛一般,短短一年的時間,就斬獲了威尼斯和戛納兩大電影節的最佳編劇獎。
說起這件事,光是想想就透著幾分傳奇色彩,然而現在再重新回顧一番孫智恩和林斗煥之間的關系,不得不說,他們的確存在著某些可疑的地方。
就比如,代為領獎這件事。
明明這是金敏珍的電影,如果真的無法出席,讓金敏珍代為出面就好了,可為什么還要孫智恩千里迢迢的飛到戛納去呢
韓國國內對于孫智恩的懷疑,此時的孫智恩還未能感受到,畢竟她才剛到戛納,總要好好的待上幾天才會回去。而反觀京介這邊
就在頒獎典禮之后,京介終于不再是小透明了,雖然他不是獲獎的編劇林斗煥。可是林斗煥在獲獎致辭之中把他狠狠地夸耀了一番,于是大家便開始查詢京介的資料,才發現去年威尼斯電影節,林斗煥也是改編的京介的小說,那這么說來,身為小說作者的京介,作品品質似乎是很容易得獎的那種風格啊。
于是,就在頒獎典禮結束后的酒會上,京介一下子碰到了好幾個上前來毛遂自薦的外國制片人。
“恭喜您,相良老師,您的作品再次得獎了”
“啊,哈哈,獲獎的可不是我,而是幫我改編作品的林斗煥老師”
“那也是您的功勞,對了,請允許我自我介紹一番,我是約翰鮑威爾是好萊塢的一名獨立制片人,我注意到您的作品似乎有一種非凡的魅力,不知道您有沒有想要出售改編權的小說”
“改編權有有有想要什么題材都有”
“啊,這個”
這個叫做鮑威爾的家伙沒想到京介這么痛快,一時間愣在那兒了,他看著作為翻譯的那位美麗的女孩,看起來好像是這位日本編劇的女兒,不過想不到他這么年輕,女兒就這么大了。
“啊,我的意思是,和濟州島之戀差不多的作品”
“啊和濟州島之戀差不多的那多沒意思啊我手上其實有不少設定復雜,背景宏大的小說構思,啊,順便說一下,其實我也是一名編劇。如果是大制作的話,我有不少已經成熟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