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皇帝高興得像個孩子,忍不住道:“好一個東林,壯哉!”
“……”
張靜一還要再說,畢竟在興頭上,多說幾句,對自己的學堂總不會太壞,說不準,還能再討要一些好政策。
這時,卻有人突然道:“陛下……東林軍校讓人大開眼界,說是赤膽忠心,也不為過,既然如此……臣以為……這軍校,該當招募一些讀書人,以壯聲色。”
好吧,看來大家是終于回過味來了。
再這樣下去,東林的名聲真會比閹黨還臭,閹黨好歹是為了功名利祿去攀附皇家,還要臉呢。
這什么軍校,已經純粹的脫離了低級趣味,他們有好處去攀附,沒好處也要沒節操的去攀附了。
眾人看去。
這次說話的,還是那位國子監祭酒。
國子監祭酒理論上,是天下的最高學府,當然,也只是理論,隨著科舉制度的完善,雖還有監生,但是已不可能和那些真正有功名的人相比了。
因此,現在的國子監,更多的只是一個禮儀機構,國子監祭酒,幾乎啥事都不干,可在古代,真正厲害的,恰恰是這些啥都不干的人,越是啥都不干,然后和教化、學府之類的東西沾點邊的,往往都是清流中的清流。
王爍不服氣,自然……也就不客氣了。
天啟皇帝看向王爍:“哦?招募一些讀書人,招募什么讀書人呢?這軍校可是將士……不,他是學堂,你說的沒錯,是該招募讀書人,只是卿家有什么高見呢?”
“我看,太康伯之子張進……可以入學。”
此言一出……
百官們中已有人開始竊喜起來。
太康伯的身份嘛……
說來大家是再熟悉不過的。
其實就是當今皇后張嫣的爹,這位太康伯之子呢,那就是天啟皇帝最嫡親的大舅哥了。
可天下人誰不知道,這個張進……是個真正愛讀書的人,而且十分傾慕東林,甚至小小年紀的時候,還想跑去無錫親自求學。
當初魏忠賢開始對東林下手,張進極為不滿,對此十分抵觸,甚至多有怨言。
偏偏此人身份特殊,魏忠賢雖是恨得牙癢癢,卻一直也拿他沒有辦法。
就這么一個茅坑里的硬石頭,這要是送去了東林軍校,還不鬧得天翻地覆?說不準……就直接抄了你張靜一的后路了!
甚至大家可以想象到,在張進的影響之下,那些武夫們,沒準兒就統統都成了真正的東林了。
一下子的,本是凝重的大殿里,百官們先從表情肅然,卻變得輕松了起來。
張進啊……大家都知道。
讀書是很上進的。
水平很高。
對東林,是那個東林,不是這個東林,可謂是死心塌地,乃是鐵桿的東林黨,將他丟進一群幾乎目不識丁的丘八那,哈哈……這可就有樂子瞧了。
這是正牌子的國舅,你張靜一奈何不了他,可他只要還有一口氣,憑借著他高超的儒學水平,還不直接抄了你張靜一的后路?
你張靜一用東林來打東林。
那我們就用國舅來打國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