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然要去。”溫體仁想了想道:“到了這個份上,若是不降,這區區歸德,能守幾日?哎……當初就不該跟著信王來此。否則,何至于從賊呢?可既要從賊,便只能一條道走到黑了。你我父子,當然要一起去迎闖將入城,禮數定要周到。”
頓了一下,他想到了什么,便又道:“還有,你請來的戲班子,里頭可有姿容不錯的女子嗎?挑幾個來,到時獻給闖將。”
溫侃點頭,連忙道:“兒子知道了。”
當下,溫體仁問了問時辰,距離開城門的時間還有一些時候,便連忙去了書齋,用心地寫下了一份熱情洋溢的降表。
隨即,又讓人張羅著將旌旗預備好,挑選了溫家的數十個親信,便領著人,朝著城門處去。
城門這里,王文之早已預備好了。
軍將之中,早有數十個心腹武官得到了消息,又各自挑選了一些士卒,守住了城門。
原先約定好的時間還未到,外頭的喊殺聲卻是漸漸的弱了。
不過鼓聲依舊如雷一般。
這說明外頭的張三兒等闖軍,似乎早就準備好入城了,所以才懶得喊殺。
溫體仁在城樓處,深深地看了王文之一眼,認真地道:“子言,等到開了城門,你與老夫一道出城。我等迎了闖將……到時再做定奪。”
王文之朝溫體仁行了個禮:“恩府……”
他顯得有些激動,渾身都微微顫抖,嘆了口氣道:“未來是什么前程,誰也不知,只是你我師生二人,只怕要禍福與共了。”
溫體仁忍不住握住他的手,動容地道:“雖不能同生,卻可同死,福禍與共。”
“預備著,準備將旗子換下來吧。”
“這么早?”
溫體仁點頭道:“時候也快了,此時不換,更待何時呢?這里的軍將,都是你的心腹,我們守住了城門,就算有人想來阻止,只要城門一開,外頭瞬時千百闖軍進來,誰敢造次?有張三兒將軍在,沒有妨礙的。”
王文之點點頭。
這城中其實沒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他們了。
于是王文之朝一個軍將使了個眼色。
沒一會,城樓上的旗幟便替換了下來。
“時候快到了,開城門!”
溫體仁說著,吩咐了一聲,隨即走到了城樓下的門洞前。
等城門張開,他便急速地走出了門洞。
只見外頭黑乎乎的,伸手不見五指,只有遠處的篝火還發出亮光。
溫體仁卻并不在乎這些,而是噗通一下,便跪在了門洞的一側,深深地低下頭顱,擺出五體投地的模樣。
他的兒子溫侃便也有樣學樣地隨著他跪下。
王文之則帶著軍將,跪于對面的道旁。
…………
別罵不合理,都是歷史上發生過的類似事件,只能說現實比小說還荒誕。
等下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