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皇帝本是面上帶著笑,饒有興趣的樣子,可臉卻漸漸的拉下來,他沉默著,此時天威難測,誰也不知天啟皇帝心里想著什么。
另一邊,終于有大臣反應過來。
大家紛紛圍到了天啟皇帝的身邊。
只是此時,絕大多數人都不敢說話,只是無數眼睛,都看向黃立極。
黃立極則是鼓起眼睛,仿佛是在說,你們又想慫恿老夫做什么?
不過……想到他是內閣首輔大學士,此等聳人聽聞的事,還是得說幾句才好,不然下頭百官和大臣又要罵他了。
更重要的是,內閣首輔大學士是需要走廷推程序的,若是到時皇帝希望他繼續留任內閣首輔大學士,可廷推的時候大家都不樂意呢?
于是黃立極道:“陛下……依臣看……還是不要打了,如若不然……”
“如若不然,怎么樣?”天啟皇帝平靜地道,而后用一種淡漠的眼神,回頭看了眾臣一眼。
“只怕有礙觀瞻。”黃立極頂著壓力,硬著頭皮道。
“有礙觀瞻嗎?”天啟皇帝冷冷道:“依著朕看,不對吧。”
“啊……這……”
天啟皇帝勾唇一笑,這笑卻極盡嘲諷的意味,道:“平日里,大家不都說朕要苦民所苦,要以民為本嗎?你們平日里,不都是如此苦口婆心嗎?現在朕要敬天愛民,思民所思,順應民意,卿等怎么急了?”
“……”
天啟皇帝的臉上,已經看不到憤怒了:“站在朕眼前的,才是真正活生生的百姓,這些百姓們,一個個的,憎厭貪官污吏。恨不得將這朝中百官都殺盡了。他們就是百姓,就是民心。朕現在很想知道的是,這些百姓們,為何會有這樣的想法,難道是因為百姓們……天生暴戾嗎?這么多年來,在諸卿的諄諄教化之下,天下的流寇這樣的多,似這樣心懷怨恨的百姓也這樣的多。這是為何?”
面對天啟皇帝的責問,顯然所有人都說不出話。
“……”
很快,天啟皇帝就斬釘截鐵的做出結論:“這就是不順應民意的結果。現在朕就要順應民意了,百姓們要打劉濤,朕作為君父,就該鼓勵這樣做,百姓們若是要殺你們,朕也會順應民意,這才是天子該當做的事。孔子曰:古之為政,愛人為大。朱熹曰:人為國本,是以為政之道,愛人為大。你看,難道圣人們都說錯了嗎?你們平日里,不也是這樣和朕說的嗎?”
說到這里,天啟皇帝的視線落在一個人的身上,道:“孫師傅……”
被點到名字的孫承宗咳嗽道:“臣在。”
天啟皇帝道:“孫師傅平日里教授朕四書五經,朕想問問,方才那些話,是不是圣人說的?”
孫承宗已經不知道自己這個弟子,將來會變成一個什么樣的人了,也不知道這對天下到底是好是壞,但是面對剛剛這個問題,他老實地點點頭道:“是圣人說的。”
“圣人說的話,一定不會有錯。”天啟皇帝理直氣壯地道:“既然如此,朕就更該從善如流,順應民心,難道你們要讓朕做獨夫民賊方才開心?你們若有這樣的念頭,到底出于什么心思?朕現在終于能夠理解太祖高皇帝了,原本以為,太祖高皇帝暴虐成性,可現在看來……太祖高皇帝他老人家,是在順應民心啊。”
天啟皇帝邊說,居然淡淡笑著掃視群臣,卻讓人如芒在背,毛骨悚然。
天啟皇帝笑道:“現在百姓們非要打劉濤,那就讓百姓們打嘛,這沒什么緊要的,打到百姓們滿意為止。百姓們打他,自有百姓的道理,等他們什么時候不想打了,自然就會停手。你們急個什么?”
張靜一在旁忍不住道:“陛下以民為本,實在令臣欽佩,臣一直都聽說,民為貴,社稷次之。今日見了陛下如此仁愛百姓,這才知道,原來陛下有如此愛民之心,從此以后,微臣一定好好學習。”
百官們此時更不言了。
其實有的人很想說,陛下,這些都是愚民,還沒教化呢。
當然,此時此刻,這些話,他們不敢說,畢竟眼前就有個教訓在,生怕天啟皇帝會慫恿著人來把他們也揍一頓。
另一邊,劉濤已被打了個半死,起初還哀嚎,到了后頭,卻連哀嚎的聲音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