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尚書乃是天官,為尚書之首,他幾乎決定了天下五品以下的官員升降,位高權重,不在內閣大學士之下。
而魏忠賢之所以能成為九千歲,正是因為這周應秋乃是魏忠賢的心腹死黨。
周應秋這個人……聲名狼藉,他幾乎等同于是專門為魏忠賢把關,用來排除掉東林黨的大臣,從而提拔魏忠賢的黨羽。
不過周應秋顯然并不在乎士林對他的評價,可是因為名聲太臭,所以一般還是懂的悶聲發大財的,因而,他極少拋頭露面,平時也很少發表自己的看法,便是盡力不想讓自己置于風口浪尖上。
故而,這時周應秋站出來說話,還是很令人意外的。
周應秋笑著道:“陛下,臣倒以為……李如楨或許當真為人所蒙蔽,卻也不無可能呢。李家乃是將門,數代忠烈,想來不至于如此膽大包天,竟敢謀反。所以臣以為,此事還需從長計議,暫拘李如楨,若是果然冤枉,再治罪不遲。”
天啟皇帝只是笑了笑,沒吭聲。
可天啟皇帝的反應,令周應秋一時也有點懵了。
這陛下到底什么意思?
不過既然周應秋開了口,其余人倒是都活躍起來。
于是又有人站出來道:“陛下,李如楨或許有冤枉……”
“臣以為此事蹊蹺,理應徹查到底,不過……這吳襄早年行跡就十分惡劣……”
李如楨便也道:“是啊,陛下,臣冤枉……”
他這般大聲疾呼,一下子,竟在這皇極殿里,形成了聲勢。
其實……
李如楨在心里甚是不屑地冷笑,不過是給皇帝一個臺階下罷了,這幾日,只怕李家已經上下活動了,遼東那邊,應該也有大量的奏疏來,這朝中百官,誰愿意多事呢?
李家這么多年來……出了多少錯,可在這眼下,遼東糜爛,建奴猖獗,流寇四起的時候,朝廷若是定他謀逆大罪,最后終究下不來臺的是朝廷。
可在這般一面倒的聲勢之下。
讓人想不到的是,天啟皇帝依舊面上帶著淡淡的笑容。
他依舊不置可否。
直到這個時候。
砰砰砰……
遠處,隱隱傳出了什么聲音。
這聲音一出,倒是讓這皇極殿里突然變得安靜起來。
這不像是尋常的鞭炮聲,鞭炮聲不可能傳這么遠。
有人猛地想到了什么,不禁道:“像是銃聲。”
一聽銃聲,眾人紛紛臉色一變。
這是天子腳下,誰敢輕易放銃,莫非……又有人反了?
魏忠賢也嚇了一跳,連忙給一側的宦官使了個眼色,于是那宦官便忙去看情況。
百官們則開始竊竊私語起來。
有人極是擔憂地道:“陛下……京城之內,突聞銃聲。莫不是……莫不是……”
卻在此時,外頭有人道:“稟陛下,新縣侯張靜一求見。”
天啟皇帝這才道:“宣他進來!”
…………
砰砰砰……
此時,連串的銃聲,如炒豆一般的響起。
那圍看的百姓,驟然之間大驚,個個捂著耳朵。
可隨即……他們便見那一排火銃之后。
十幾個綁在木樁子上的人,便立即渾身都是孔洞,傷口處,尚還冒著硝煙。
李如梧萬萬沒想到,自己會被火銃直接打死。
當那火銃的彈丸入肉,他發出了凄吼。
連中數彈,他的大腿,小腹處,很快便鮮血淋漓。
第一隊射完,李如梧還未死盡。
緊接著,隨著哨聲,第二列的生員已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