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們對這件事都很是看重,尤其是在人選方面,這朝中百官爭議很大。
好在大家也不是糊涂蟲,雖說誰都想選自己的心腹之人來負責這新軍的事宜,可問題就在于,一般人都沒有令人刮目相看的漂亮履歷。
之所以會選擇洪承疇,其實一方面此人的功績是拿得出手的,關中大亂,只有這么一個人立下了大功。四處斬殺流寇,可謂兇悍無比。
聽聞這洪承疇清剿流寇,最是兇狠,朝廷雖已有了招撫并用的戰略,可此人對待流寇,即便對方肯降,也一并統統坑殺!
這不免讓關中、山西和河南各省的朝中大臣,對他印象都極好。
畢竟,流寇傷害最大的,就是這幾個籍貫的大臣,這些人和流寇之間,可謂是不共戴天。
除此之外,洪承疇畢竟是進士,他乃萬歷四十四年的進士,丙辰科殿試二甲第十四名,賜進士出身。
這在進士之中,也是難得的。
所以在幾次磋商之后,大家便很快地定下了這個人選。
天啟皇帝則是略帶猶豫地道:“洪承疇嗎?”
不過天啟皇帝對這個人倒是頗有印象,禁不住點點頭道:“朕也聽聞過他的事跡,確實是個干練之人……”
他沉吟了一下,卻還是有些拿不定主意。
現在滿朝文武都在說新政好,倒是讓天啟皇帝的心里有所疑慮。
不為別的,這些家伙態度轉變之大,讓天啟皇帝有些不大適應,懷疑他們是不是想聯手騙自己的銀子。
天啟皇帝想了想,便抬頭看向張靜一,道:“張卿,你擅長練兵,這事,朕還想聽聽你的意思。”
張靜一一聽洪承疇這三個字,心里便苦笑起來了。
這位……可是明末歷史上的一個大漢奸啊!
在投降建奴之后,為建奴立下了汗馬功勞。他的功勞,甚至遠在吳三桂之上,為了幫助建奴人爭取人心,洪承疇幾乎到處奔走,可謂是為建奴人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現在居然要讓這么一個玩意入京來?
雖然這個時候的洪承疇,還沒有投降建奴,而且此時剿匪有功,張靜一心里卻依舊有些不自在。
頓了一下,他道:“陛下,洪承疇此人,當真合格嗎?臣以為,還是要甄別一下為好。”
這話,顯得話里有話了。
天啟皇帝道:“是嗎?張卿知道什么?”
張靜一苦笑道:“臣現在當然不知道,只是難保以后……”
“咳咳……”這個時候,其他人終于有些看不過眼了。
許多人認為,張靜一這是想要插手講武堂和神機營,排除異己。
這還了得?這京師講武堂與神機營是絕不容許遼國公染指的。
就是黃立極,也有些看不過去,于是道:“陛下,洪承疇很有人望,舉朝上下,對此人都有極高的期待。若是另委他人,臣只怕……會引起朝中的爭議!不如這樣,先召洪承疇覲見,陛下觀察此人之后,再決定去留也不遲。”
天啟皇帝聽罷,倒也覺得妥帖,于是道:“那就下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