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般一說,眾人便更不肯去了,情緒是很容易感染的,聽李國這番話,便知道李國一定受盡了委屈和屈辱。
天啟皇帝頓覺得自己沒鼻子沒臉,匆忙入府。
這時,張靜一帶著幾個人迎了上來,一臉尷尬,朝天啟皇帝行禮:“陛下……”
天啟皇帝道:“這火救得如何。”
“快好了,就快好了。”張靜一羞的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
天啟皇帝點點頭:“難得你這樣的熱心……好吧,快預備叫人收隊吧。”
張靜一道:“是。”
于是,給左右一個眼神。
眾人會意,正待要傳令。
李國卻突然道:“救火是假,搜抄是真,既然李家已經被抄了,張都督說走就走嗎?”
天啟皇帝皺眉,卻也無話可說。
張靜一道:“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老夫不要經過。”李國正氣凜然道:“老夫忝為內閣大學士,你們尚敢如此,若是尋常百姓,豈不是你們想要栽贓陷害便可栽贓陷害?張靜一……你便實說了吧,你在我家,搜了多少金銀,為何不說呢?不就是想趁此機會,治老夫罪嗎?呵……真是可笑,大丈夫敢做不敢當嗎?”
后頭群臣,已是聞風而動。
一群人七嘴八舌的道:“這太放肆了,這是救火?救火是這個樣子?”
“李公都說抄就抄,國法和綱紀何在?若是有罪,就將罪證擺上來。”
李國隨即……朝著天啟皇帝拜下:“陛下,臣前些日子,確實得罪過張都督,但是臣萬萬沒有想到,他竟要公報私仇,欲陷臣于死地……”
說著,流下淚來:“臣這些年,兢兢業業,從不敢做貪贓枉法的事,臣對自己的子弟們說,我們李家家貧……之所以能有今日,靠的都是陛下的恩典。正因如此,所以李家所能夸耀的,該是李家上下的品行,而絕非是權位和財富。我李家的家風,便該如此。現如今……臣竟落到這樣的結局,以至天下側目,敢問陛下,錦衣衛擅自闖入臣府,該當何罪?陛下莫非當真相信這張靜一救火的借口嗎?可是陛下相信,這天下人不信,公道自在人心,懇請陛下……還給臣一個清白,也給臣一個公道。”
說罷,淚如滿面的叩首。
眾人聽了,都露出了惻隱之心。
現在……這隨來的伴駕大臣們一個個同情李國。
外頭更不知招來了百姓,聽聞李公這大學士,家里的金銀才數十兩,無不動容起來。
天啟皇帝騎虎難下,瞪了張靜一一眼,卻也知道,眼下還是趕緊脫身的好,于是道:“朕自會狠狠訓斥張卿,你二人……就化干戈為玉帛吧……”
“陛下,這不是私事,此乃公事,廠衛猖獗至此,難道就可以這樣輕易脫身嗎?”
其余大臣也紛紛拜倒:“還請陛下明察秋毫。”
“你待如何?”
“張靜一撤王爵,不得坐鎮遼東……”李國趁熱打鐵。
他此言一出,頓時引起了無數人的功名。
遼東現在就是一個香餑餑,這番話恰好符合了不少的心愿。
這遼東若是張家的,和百官沒有任何的關系。
可若不是張家的,而是朝廷在那里設州縣,那么……這朝中百官,想要土地,還不是手到擒來。
不少人怦然心動。
“懇請陛下……圣裁……”
…………
這時……卻有一個人,背著手,在這李家宅院里轉悠。
卻是那僉事鄧健,剛剛回到了京城,聽說錦衣衛傾巢而出,因而也趕了來。
他這里看看,那里走走。
走到了一處地方的時候。
鄧健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