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這個……這司吏就敢跟著天啟皇帝拼命。
天啟皇帝隨即又點了一個主簿,其他司吏頓時眼熱起來。
天啟皇帝隨即道:“其余的,也要努力,將來……若是你們縣干的好,朕自當論功行賞,清丈天下土地,分了田地,乃是國策……你們要敢為天下先,不要怕……別人的閑言碎語,干好了,將來自有前程。”
天啟皇帝說罷,眾人自然都歡天喜地起來。
一日下來,天啟皇帝已是疲倦。
傍晚用膳的時候,他又和張靜一商議:“今日這里的事,要四處公告,告訴這天下人,朕不缺官,這想戴烏紗帽的人還少嗎?只要有人肯跟著朕干……還怕尋不到人。”
張靜一笑嘻嘻的道:“題目臣都想好了,到時昭告天下。”
天啟皇帝于是笑了,隨即又道:“不過……也要提防有宵小之人,借此任官,所以在各地的生員,他們接管了各地的軍營和巡檢司,告訴他們,讓他們隨時密奏地方上的事,當地的土地丈量情況如何,新官是否劣跡昭著,乃至當地的米價、物價,也都要陳奏,奏上來之后,先送你那兒,你讓人進行甄別,看看哪些緊要,哪些不緊要,緊要的送朕這兒來。”
張靜一道:“這些事,還是讓錦衣衛來辦為好,臣這些年,倒是培養了不少校尉和力士,讓他們散布在各州縣,打探各處見聞。當然……不能讓他們常駐本地,而是采取三月一輪替的辦法,每三月,令他們輪替至隔壁縣去,免得在一個地方呆的時日久了,有人借機對他們收買。”
天啟皇帝頓時眉飛色舞起來:“這個好,這個好極了。還是你想的周到,如此一來,朕便算是放心了,朕來江南,也有不少日子了,依著朕看,是該回京城去了。”
“陛下不回南京?”
“不回。”天啟皇帝道:“那些奏疏,你難道沒有看嗎?現在京城之中,有不少人急了,朕既然已打算在江南分田分地,那么就要有所防備……”
說到這里,天啟皇帝的臉色變得陰沉起來。
其實這也可以理解。
這些年上了這么多的當,自然知曉,有的人一旦觸碰到了他們的利益,他們是真敢咬人的。
今日對付的乃是江南這邊,可那朝中百官,難道不害怕嗎?
天啟皇帝道:“南京城,有鄧卿家即可,朕暫時敕命他為左都督同知,南京守備,讓他暫駐南京城,執掌當地的軍政和錦衣衛,你以為如何?”
左都督同知,是從一品,當然,這個官職早就是虛知了,就好像張靜一的左都督一樣。
而真正有用的卻是南京守備,因為這個官職是可以真正調動軍馬,負責軍事防御的,一旦江南出現了叛亂,便可立即負責整個江南的軍事行動。
再加上鄧健本就是錦衣衛指揮使同知,節制江南一帶的錦衣衛,完全沒有問題。
張靜一當然清楚,天啟皇帝為何對鄧健如此的信任。
說到底……鄧健得在江南好好的抄家呢,這可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面對的也絕非是一般人,若是手中沒有權柄,尤其是軍事大權,只怕會被人吃的連渣都不剩下。
張靜一道:“鄧健此人,忠實可靠,確實是不二的人選。”
天啟皇帝隨即道:“調一支東林軍在此駐守吧,歸他節制,你說的不錯,鄧卿是實在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