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一便笑道:“陛下,稍等片刻就知道了。”
這里唯一覺得不壓抑的地方,就是木制車廂墻壁上,是一塊塊的玻璃,如此一來,倒是能看到這車窗外的景象。
不過也沒什么可看的。
天啟皇帝倒也不急,他心里沒什么期待,索性便道:“方才……張卿和孫卿似乎有什么爭執?”
“這……”孫承宗上前,道:“陛下,倒是沒有什么爭執。”
反而張靜一道:“是為了救災的事,孫公認為災情之下,需暫緩新政。臣卻不這樣的認為。”
天啟皇帝笑了笑,心里頗有幾分為張靜一打抱不平的意思,道:“那么張卿怎么認為呢?”
“新政已經刻不容緩,現在是最好的時機,哪里有半途而廢的道理。而至于災情,再加上救災引發的巨大損耗,這是朝中諸公應該想著去解決的事,怎么能因為救災,反而延緩新政呢。”
天啟皇帝欣賞道:“張卿所言有理。”
孫承宗早就過了和人爭執的年紀,而且他也知道,陛下和張靜一都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了,多說無益,反正也不會改弦更張。
這時,有人嚴肅道:“陛下……臣倒以為,孫公說的有理,現在國庫的糧食……已經不足了,流寇引發的危害極大,再加上……李賊等人,到處邀買人心。現在關中又大饑,朝廷從哪里調糧?不調糧……則更多人加入流寇,流寇造成了減產會更嚴重……”
天啟皇帝看去,卻是大理寺卿陳揚美。
他對陳揚美的印象一直不錯,再加上這一次,三法司處置了這么多人,陳揚美卻不在其中,也可見此人為官,是真正的清正。
陳揚美道:“臣等這樣想,也是為了江山社稷啊。”
天啟皇帝皺眉起來。
張靜一卻道:“現在的問題,是損耗的問題,不是流寇的問題,若是糧食調去關中,完全沒有損耗,或者哪里有戰事,也不浪費大量的人力,那么……豈不是一切的問題,都迎刃而解?”
他這般一說。
許多人譏笑起來,人群之中有人道:“說的倒是好聽,你倒是解決這損耗啊……”
張靜一目光搜尋,想找到是誰在此陰陽怪氣,可這里太狹小,說話的人又躲在人群里,現在大家都三緘其口的樣子,也找不出人來。
而就在此時……
突然……嗚嗚嗚……
一聲汽笛。
這汽笛在發出了一陣嘶吼之后。
陡然之間,這車廂開始劇烈的震動起來。
這一下子……所有人大驚失色。
有人驚慌地道:“地……地崩啦?”
………………
寫完了,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