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是因為他們想象力更豐富,而是因為,這蒸汽機車是大明制出來的,大家的第一個念頭,就是這玩意能帶來什么影響。
可清末不同,人家用堅船利炮打開了國門,被按在地上一頓暴打,又是割地又是賠款,天然對于帶來鐵路的人帶有一種不信任感,自然而然,會產生各種的疑慮。
蒸汽車沿著鐵軌,一路嘶鳴,最后……沿著這一段環形的鐵路線,又回到了原點。
那跨齒跨齒的聲音,終于停下,車廂也不再抖動了,眾人只覺得自己的身子麻了,于是都匆匆忙忙地下車。
待下了車,才見這一長串的鐵殼子,是臥在鐵軌上的。
張靜一便又耐心地和天啟皇帝講解起原理,還有制造的問題。
若是其他天子,只怕聽了也是兩眼一抹黑,好在天啟皇帝對于構造這玩意,本就精通,見了實物,再講解之下,便一下子都明白了。
此時,天啟皇帝又問出了一個專業問題:“這樣說來,要讓它走,還得鋪路?”
張靜一老實地道:“當然。”
天啟皇帝詫異道:“這樣的鐵……鋪下去,得耗費多少銀子?”
張靜一道:“現在很昂貴,可一旦大規模的鋪設,大造鋼爐的情況之下,卻也能慢慢將價格壓下來……”
于是天啟皇帝便問:“你這一里花了多少銀子?”
“不貴,四萬五千三百兩。”
天啟皇帝差點要跳起來了,瞪大了眼睛道:“就這一里的鐵軌?”
“是。”
這些年來,鐵價其實已經低了不少,一方面是鋼鐵的冶煉和生產降低了不少成本,再加上為了鍛造武器,所以張家建了不少的鋼鐵作坊。
可即便如此,對于這個時代的天啟皇帝而言,也是無法接受的。
太貴了。
一里地,就是四萬五千多兩銀子,這若是十里百里千里呢?
其實張靜一也覺得貴了。
要知道,中國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兩百公里的距離,大抵也只是花費了六百九十萬兩銀子,其中還包括了購置蒸汽機的開銷。
再者,在這個時代的白銀,是比清末民初時要更保值一些的。
不過張靜一也沒辦法,因為這鐵路沒有前人和國外可以借鑒,將來真要修,還不知要克服多少難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