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入為主,根深蒂固。
對于眼前這賣相極佳的佛子菩薩,高不宜心底,自覺已很是了解。
另一邊,趁著還有些時辰。
陶潛與云容,一步一步,閑逛廣平城。
假作是心有虛榮,慕名聲,攢功德的一對佛門眷侶,不斷顯圣,施法救難。
“經此一役,廣平城周遭稍微成了點氣候的妖魔邪修都被我殺絕。”
“加上李奉仙、曲中元、高不宜暫時都將離去,生機已顯。”
“我且先挑出個有領袖才能的人來,暗施秘法,指引其帶領城民投奔鄰省祖龍社。”
陶潛這安排,自也是毫無毛病,很是嚴謹。
不過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袁公突兀開口。
陶潛這“二師”仍舊記掛著先前陶潛神游悟道之事,加之眼前這一幕,袁公不由生出些不太妙的預兆來。
思慮半響后,此刻問道
“小子,如今事端暫歇,總該能告訴為師你所求究竟為何種道途了吧。”
袁公這傳音中,難掩擔憂。
陶潛雖有些奇怪,但還是直言相告道
“無他,我既自度,亦該度人。”
“我從凡俗來,見諸苦難,此界數十近百億的人族,按說該是人道世界才對。”
“可這般多的人,非但掌控不了自己的命運,更連絲毫反抗之力都無,命如草芥,不該如此。”
“這道理,不對。”
最后一句,陶潛吐的極為堅定,無有任何商量余地。
似也是因此有了談性,陶潛想了想,又道
“嬴青帝之事,荒誕不經,造化弄人。”
“但他所撰寫的那些書,倒也不是沒有道理,如那仙凡經,既然這漫天神佛、妖魔鬼怪,都源自人族,那人族合該有些自保之力才是。”
“須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乃至理也。”
陶潛既是在回答,也是反問。
同時,也讓袁公清晰聽出這弟子的本心想法。
嘆了嘆,心中暗道
“怪不得宗主命我宅于山中苦修劍術,輕易不得下山,紅塵世界果真有毒,誠不欺我也。”
“這好徒兒之前明明想著是回蓬萊海修煉,如今卻又走上這一條路。”
“古往今來,此道途中埋著的天驕尸骸,沒有百萬,也達十萬巨了。”
“看來,我這傻徒兒也要埋骨其中了。”
袁公滿心憂嘆,覺得陶大真人沒救了。
不過畢竟是自己最滿意,最驕傲旳弟子,又念及陶潛同時也是多寶愛徒,更是被靈寶天尊另眼相看的真傳,說不得另有機緣生路
袁公想了想,忽而毫不客氣道
“小子”
“你可曉得仙凡之辨早已持續多年,從古至今,有無數先賢大圣前仆后繼,但即便是鑄造出祖神禁法的祖龍,從結果而言,也算不得成功。”
“我秘魔宗,有一位近古老祖喚作天殺魔君他亦出身人族,且視人族為萬靈之長,認為其余種族都該為人族所用,不該亂世,不該食人。”
“他有此念卻依舊被稱為魔,緣由在于他的殺性,他認為人族淪落至此的癥結,在于妖、魔、鬼、仙等等超凡生靈于是他修天殺法,欲起殺戮結界,徹底絕了超凡之機,斷了源海之流,只余人族統治此界。”
“結果他自是失敗了,我秘魔宗有那崩解災禍,其實也有一份原因是這老祖埋下的禍根。”
“你天賦驚人,也有些智慧,可距離那些先賢尚有遙遠距離。”
“你又能做什么”
“只怕你連其中癥結為何都不知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