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潛驚嘆時,也同時想到什么。
立刻抬頭,看向大愚禪師。
先天靈視一開,陶潛只覺眸中被無比熾熱的佛光充斥。
那大愚禪師,此刻竟已無了人樣。
整個人,似變作一盞正在瘋狂燃燒的香燭佛燈。
蘊著純粹佛性的身軀、魂魄,隨著誦經聲響徹,正在被劇烈消耗。
那燈焰火光,頃刻也讓陶潛感受到灼燒劇痛,眼角竟不斷淌落金色眼淚。
與此同時,腦海中一道道志述迸發
正在窺視大愚禪師定光法相
大愚禪師前世乃隱世佛修“定光羅漢”,曾拜入各大佛寺,修諸派佛法,終成就果位,憐世人悲苦,是以立下度世宏愿,欲轉劫多次,完善度世佛法,此為其第二世,幼時因覺宿慧是以避了自在寺的邀請,前來錢塘也早知自己將要應劫而亡。
其已點燃自身“定光法相”,變作佛燈燒盡,以支付強行解千萬人癮毒之代價。
當陶潛看到此處時,面色登時有所變化。
也是這一刻,一道新志述生出因即將坐化,又因佛性契合大愚禪師欲傳你半冊無名佛經大冊。
陶潛瞧見這志述時,也與大愚禪師目光對上。
先前袁公還在說,或許可拉攏一番。
誰料,二人這便對上眼了。
只可惜,禪師將死,拉攏只怕是不成了。
大愚禪師不愧是有大根腳的一代高僧,陶潛悄悄窺了一眼,即刻就被發覺。
他明明在施神通,與程羅漢斗法。
卻仍舊能分神,其聲莫名響起陶潛腦海
“小和尚,你究竟是何許人也”
“我瞧你體內氣機繁復,且每一道皆有非凡來歷,神秀小友說你是從南海來的,那邊我倒是也去過,只是無有緣法,不曾與你師徒見過。”
“那位清凈禪師不曉得如何,只你身上雖有著一大堆佛門寶貝,卻偏偏不曾修過任何一門佛經。”
大愚禪師這聲音,果然如陶潛料想的那樣。
溫潤柔和,寧靜悠遠。
只聞其聲便可知這當是一位極好極好的前輩高僧。
這幾句質疑他身份的話,陶潛也聽不出絲毫惡意。
果然,又聽禪師話音一轉道
“如此甚好。”
“你若修了旁的佛經反而不美,貧僧這里有半卷佛經,因還未寫完,是以無名。”
“貧僧將死,欲將此經傳你,你可愿接”
“貧僧一生從未誆人,將死也不可破戒,是以要與你明言代價。”
“你若接了貧僧前世今生共寫出的佛經大冊,也意味著你與貧僧有了因果牽連,你莫看貧僧一副與世無爭的樣子,實則身上麻煩不少,日后少不得會粘連到你身上,你未必能應付得來。”
“當然,好處也有些。”
“非是貧僧自夸,我這半卷佛經,縱是在大轉輪寺、大自在寺等大寺內,也是一等一的法門。”
“你得了,未來或可立脈。”
按說以陶大真人過往的謹慎性子,還有對佛門功法的不感興趣。
面對此景,該要拒絕才是。
可莫名的他卻是心動了,他瞧了瞧正有百萬人嘔吐的省城,瞧了瞧仍在錢塘各處飛去的禪師分身,一種奇妙感應浮上心頭。
陶潛心底,一道心聲響起
“愿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