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不得,也該失態一二。
但奇妙的是,并未這般。
陶潛的確正盡心思索破局之策,但同時因人道氣運與祖神禁法之故,陶潛亦能瞧見現下七十二省的境況。
是以,此時他生出一種特殊感受來。
好似長久以來,壓在心頭的那塊巨石終于消失,難以言喻的輕松之感翻涌上來。
心魂愉悅,大喜極樂,恍惚一剎后不由明悟道
“若能生還,這一遭必入極樂。”
“就怕真個活不成,要了我的性命去。”
“嗯”
陶潛心頭剛泛起這些愁苦喜樂念頭,忽而眼前景象變化,山河挪移,萬民重疊。
恍惚中,徑有一道熟悉聲音,若隱若現傳來。
那聲音既渾厚,又清朗,毫無雜質。
似是有一老農,或是讀書人,在隔空喊他道
“道友,道友,可瞧得見我”
初始,這聲音尚微弱。
可漸漸的,愈加清晰起來。
更伴隨著其他的“雜音”,陶潛側耳傾聽,不由露出笑意。
他此時處境很是不妙,除卻有身死道消之危外,那潑天之大功德也要遭十二帝欺瞞掠奪。
七十二省之民,有不少被十二帝那虛偽皮囊欺騙,加上對史書所載英明人皇們先入為主的觀念,雖仍將陶潛視作是大救星,可也將十二帝認為是特意從域外趕回來救世的好皇帝。
但這等欺瞞,必也是無法持久的。
愚民,確是容易。
但也須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之說,乃至理也。
如今人道氣運已是沸騰到頂端,隨著時間流逝,越來越多的人族民眾開始反應過來。
于是乎,一道道清醒之言,漸漸鉆入陶潛耳中
“怎錢塘處仍未結束,陶真人呢,莫不是出了變故”
“不好,只怕是騙局,是陷阱,那些個皇帝不會是在為難陶真人吧”
“不可能劉氏高祖皇帝、李氏高祖皇帝、趙氏太祖哪一位不是明主仁君,邀陶真人赴宴,必是要酬他功德,怎會為難真人”
“呸,汝等蠢貨,莫要忘記先前陽燧首義時真人曾說過,這些皇帝生前許是好的,可死后入了方士,個個都變成趴伏在長生天朝吸血的碩鼠囊蟲,這些狗東西說不定是施了什么障眼法,如今正圍殺陶真人。”
“我也想起來了,當初朱氏太宗皇帝朱日照也曾顯出神仙氣象來欺瞞世人,直到陽燧首義廢除帝制后,那朱日照才顯了惡心恐怖的本相,那些腐爛的宮女閹人、滿地亂爬的鬼嬰、爛泥般的血肉既然朱日照是這般,其他皇帝能免俗”
“魔都事變、陽燧首義、新月起義,還有如今的錢塘事變,重鑄祖神禁法的宏愿大誓哪一次站出來的不是陶真人,這些狗皇帝只怕是見大勢已成,所以出來摘桃子來了”
“糟了,必是如此了,陶真人危矣。”
隨著這些聲音變大,漸成浪潮。
陶潛耳邊,那熟悉的聲音也愈加清晰,最終匯聚成一道熟悉的舊人身影,重重疊疊顯在億萬民眾身影之中。
陶潛見到后,面上不由露出喜色來,隔空回應道
“瞧見了,瞧見了。”
“祖靈道友,這一遭可是要死而復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