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賓客處自有靈寶使者送請柬,他一個新郎官,婚期將近,不好在外閑逛。
便在他要施法時,忽而,一陣若隱若現的哭嚎聲通過某種媒介傳遞過來。
“救苦救難伏孽真君,快來救救我們吧,我們都要死了,山鬼姐姐也要死了。”
“為什么啊,為什么我們這么老實,這么善良,下場卻比那些妖魔還要慘。”
“我們雖然是山精鬼怪,但我們從未害過人啊,伏孽真君若真個靈驗,請降下法劍,斬了這個壞人吧。”
“哼,別掙扎了,這個狗屁真君也是人族的,人族只會幫人族,會幫我們這些妖物么”
“嗯”
這變故倏來,陶潛也不由一驚。
不過很快,他便洞悉來源。
傳遞這些聲音的“媒介”,竟是祭祀香火。
而聲源,赫然是一處離魔都不遠,許久前曾去過的地界。
天母山
此山,臨近魔都,算是一處靈秀之地,孕養了不少山精鬼怪,也吸引了一些老實良善的妖物棲息其中,以躲避混亂不堪的凡俗與修行界。
當年陶潛曾借用這山,將孽宗弟子練玉樓坑殺在其中。
二人爭斗將山打壞,惹得精靈“山鬼”大哭,陶潛施法賠了她一座更靈秀的天母山。
如今再看,那山果然有了些許洞天勝地的跡象。
那山中,本有一座殘破不堪的木仙寺,可現在那寺被修葺一新不說,還改了個名諱,喚作伏孽寺。
寺廟內供奉的神靈,名為救苦救難伏孽真君
陶潛瞧來無比熟悉,分明就是他自己。
所塑神像乃是他當初誅殺練玉樓后顯出的本相,一位懷抱貍奴,天生靈蘊的年輕道人。
而在那廟前,竟立有一塊石碑,其上一些是歪歪扭扭很是可愛的字體,詳細描述了伏孽真君是如何降伏一頭將要禍害天母山以及世上蒼生孽物的過程,還將他召來甘霖,賜予福運靈炁,重造天母山的事跡也一一記載上去。
“是那山鬼所為。”
“不過這廟宇實在小,祭祀的又都是山中一些妖物,先前混雜在數不盡的萬民禱愿中,是以我根本聽不見。”
“如今因是近,又生了些變故,才被我感知出來。”
動念中,陶潛懷著探究之心,徑直施法。
也無須用遁法趕過去,度人經中有一神通喚作靈顯法印,本就是神靈顯圣所用。
陶潛掐了印,再睜眼時,赫然已附在寺中那伏孽真君神像之上。
泥塑神像睜眼,立時看清楚廟中景象
先是一眾山精妖物,包括那位許久未見的,騎著黑豹的“山鬼”在內,還有如柳樹、槐樹等草木靈妖,或是虎、鹿、豬等獸妖,以及一些顯出美麗女子幻象的靈鬼神魅幾乎是將天母山內的靈物一網打盡了。
這些妖物,皆被禁錮著。
除此外,還有一個人族男子。
那人生的極為俊美,劍眉星眸,好似一位濁世佳公子。
他身上穿著一襲似是道袍但又有些區別的學子裝,胸前、袖口處,繡著四個小字,乃是洗心學堂。
這男子,賣相這般好。
可這座伏孽真君廟,卻因他之故,變得比煉獄還要恐怖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