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一雙“刑殘神眼”作為鋪墊,陶潛再去瞧那同樣奇葩的第三種異物,倒也不覺驚訝了。
無有懸念,只瞧根底又是從殘首神君處來的。
“甘露漿”
“此異物乃自法身體內生出,所謂汗出如漿,猶如甘露,內中寄托有原金國上下千萬信民之愿,一念動用后,頃刻間周身孔竅便都要涌出甘露神漿來,此漿自帶天香之氣,更可活死人,肉白骨,且其中蘊有神魔油脂,一滴可當百石食糧,妙用無窮。”
“只每動用一回,法身便要虛弱一分,若用得狠了,或將氣血兩虧。”
“此物尚另一代價,因甘露太香,必要招蜂引蝶,或有可能引來一些孽靈神魔,將法身采了去。”
感應出這些,陶潛雖未大驚小怪,但依舊忍不住吐槽。
當然,也怪不得他。
與先前在梁國境內所得四大異物器官相比,如今這三種,除了那金剛不壞皮囊外,其余兩樣雖然無比稀奇,思量起來似也有不小的用處,但怎么瞧都有些雞肋的意味,令陶大魔子很是不爽。
不過如今煉法已畢,他也不能責怪麾下信民,相反還要多加賞賜,好生安撫,做一個好國主。
同時,也安慰自己道
“許是不夠熟稔的原因,再割第二回時,信民們當知本桃花神想要何種異物器官了。”
“多煉幾回,必能將本尊的靈寶妙體碾在身下,屆時我才是本尊,嘿嘿。”
怨不得信民與己身,陶大魔子自要去惦記旁的。
尤其如今煉得強橫神通,法力愈加雄渾,心頭腫脹難忍,總要尋個發泄的去處才好。
“只一金國而已,如何滿足得了本魔子的胃口。”
“好蟲兒速速探查窺視,周遭可還要惡鄰,需大慈大悲的本魔子去度化”
他這一問,還真就有了結果。
許是因為多吞了一國,演天蟲得以加速成長,蟲絲數量與威能再上一層樓。
是以這回都不需要陶潛先領著佛兵菩薩去叩開大門,只蟲兒自己,便悍然以演天蟲絲穿透周遭幾個鄰國的防御。
陶潛原以為這一窺,結果該是挑揀出又一個和金國類似的惡鄰來,統御者則是從域外來的某一尊神魔分身,或是神魔子嗣,亦或是某個道脈的傳人。
可事實是,這一遭他猜錯了。
情勢出乎意料的復雜,演天蟲的判斷中,他周遭幾個看似平靜的小國,竟無一例外皆是惡鄰。
而且,已悄然勾連起來。
此時此刻,有大量秘辛涌入陶潛腦海,令其眼界再開。
“梁、金二國周遭,除唐國這一諸天佛教統御之大國外,尚還有遼、齊、魏三國。”
“此三國不管是疆域,還是國中生民數量,皆相差不多,且互相都有接壤。”
“遼國統治者為黃袍元君勉強可算入大淵神魔的范疇中,其本相乃是一頭狼形神魔,已近道化,本可晉升為奎星星主以證大道,誰料在道爭中輸了一籌,道途遭人所篡,狼狽逃入搜神界療傷,傳聞其與太上道一脈有些關系,其所修本命經為太上內丹雜經,本也算道門妖獸神魔,如今則已入魔,正試圖篡改本命經,另辟蹊徑再證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