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恒人都是一群種地,靠著出口糧食為生,一天到晚就想要掠奪其他國家民族土地的野蠻地主。
至于工業,他們自然是知道大恒人肯定也是有工業的,畢竟好歹也是八大工業強國之一,但是這些工業他們是看不起眼的。
但是,生產低端產品賺來的錢同樣可以讓大恒人生活的更好,并武裝陸軍,擴充海軍!
乾圣十四年夏七月,曲平海軍基地。
帝國海軍第一艦隊司令廖威方上卿主持了百泉號戰列艦的服役儀式,看著龐大的百泉號戰列艦,再看看不遠處聽楊停泊著另外三艘羅河級戰列艦。
廖威方上卿不由得感嘆,奮斗了三年多,終于是讓四艘羅河級戰列艦陸續服役了。
羅河號戰列艦,也就是該級艦的首艦從乾圣十年十二月正式動工,歷盡兩年左右的船體施工,將近一年時間的舾裝時間,終于是今年一月份正式服役。
該級艦的二號艦慶河號,三號艦寧河號,四號艦百泉號也是相繼在上半年服役。
上述四艦乃是乾圣十年、十一年造艦計劃里的重點,其獨特的六主炮布局顯得非常特殊。
這種六主炮布局,是當初在技術有限,同時考慮到遠距離交戰的多方面綜合因素下,所作出的一種折衷方案。
而建成后,該級艦其實并沒有讓外國海軍跟進,因為他們認為這種六主炮戰列艦看似主炮多,但是沒有二級速射主炮的話,戰斗效能并不高。
而實際上也的確如此,今年年初羅海號還在進行海試,進行實彈測試的時候海軍自身就知道了這種戰艦的尷尬所在。
主炮看似火力威猛,但是缺乏統一火控的情況下,各炮組各自為戰難以觀測到遠距離的目標,根本不符合海軍所追求的遠距離交戰需求。
而中距離交戰的話,其彈藥投射量相對來說就比較少了,副炮只能依靠一百五十毫米速射炮。
這種戰艦如果和那些配屬了大量二級速射主炮的戰艦對上,會落入下風。
但是,這并沒有影響到帝國海軍對該級艦的重視,外界不清楚,但是海軍高層都清楚,這玩意只是用來過渡的,等到海軍火控辦公室把統一火控真正拿出來之后,那么該艦就能夠安裝統一火控系統。
到時候,那六門主炮可就能夠發揮出來作用了。
根據海軍火控辦公室的研發進度表,經過多年研發后,統一火控系統今年九月正式進行裝艦實彈測試,而進行測試的戰艦乃是鏡河號戰列艦。
該級艦雖然被批判為高不成低不就,上面的主炮也不過是兩百五十毫米三十五倍口徑艦炮,速射不怎么樣,威力也差,和一些新艦炮比起來顯得有些落后了。
但是別看這玩意的主炮差,但是人家有六座雙聯裝一共十二門主炮啊,前后火力可以達到六門,側舷火力可以達到八門。
而主炮多才能夠體現統一火控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