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曲平海軍基地回來后,大概五天后郭東巖就是接到了海軍關于寧禹號戰列艦的首次訓練報告。
訓練報告稱,這一次寧禹號所進行的秘密海上訓練一切正常,戰艦的各方面性能數據和建成后所進行的幾次海試相當。
并且首次進行了超遠距離的實彈射擊訓練,先后對一萬米到一萬四千米之間的距離進行了密集測試,隨后又對一萬五千米距離的目標進行實彈測試。
雖然說在首次實彈測試中,一萬五千米的測試并不算成功,先后的多輪射擊都沒能獲得命中,但是這并不是設計問題,而是光學瞄準測距,計算等整合到統一火控系統里的性能所限制。
要想進行超遠距離炮擊,對統一火控系統里的各子系統要求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對光學測距儀等設備的精度要求很高,很明顯,目前大恒帝國所裝備的第一代統一火控系統里所集成的各類子部件,暫時性能還有所欠缺。
但是這種子部件在后續是可以持續升級改進的。
而寧禹號的艦炮系統本身卻是沒有這個問題,實際上寧禹號戰列艦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了超遠距離炮擊,特地加大了主炮仰角,其最大射程可以達到一萬八千米。
但是怎么把這個一萬八千米的最大射程給發揮出來,還需要后續繼續不斷的努力。
除了實彈測試外,其他各方面性能數據都達到了預定要求,當然了也暴露出來了一些問題,比如高速航行的時候,戰艦的抖動會比較大。
這是動力系統的缺陷所導致的。
因為采取全面防護理念,因此寧禹號戰列艦上的裝甲重量是非常大的,同時為了確保防護水平,控制造價,戰艦的方形系數也比較低,造的比較短粗,而這就導致沒有太多的空間以及排水量可以用來安置動力系統。
但是為了保障二十節的航速,又需要龐大的東西,因此寧禹號上的蒸汽機系統,是被壓榨了極限的,如此也是導致了戰艦高速航行的時候出現抖動,進而影響遠距離炮擊精度的問題。
實際上這個問題在服役之前的幾次還是里就已經是知道了,寧禹號戰列艦建成,在正式服役之前其實已經是由海軍進行了多次的秘密海上測試,不過當時測試的都是戰艦本身的性能。
當時就發現了這個抖動問題。
但是帝國的一堆工程師們對此也是無可奈何,這不僅僅是航速問題,實際上大恒帝國里新建造的船只航速都比戰列艦快。
戰列巡洋艦都有二十三節了,重巡都有二十六節了,這航速可比寧禹號戰列艦快多了,但是這些戰艦并沒有出現抖動問題,就是因為其可利用的空間更多,方形系數也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