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圣八年秋十月,大恒人最重要的秋收節剛過,羅海城火車站里就迎來了大批從各地家鄉返回城市的民眾。
羅海火車站里馬春林提著一個大大藤條箱子,身后的妻子其實背著小包,一手抓住一個兒子,一家子走出火車站,然后上了公共馬車。
馬春林一家是剛剛從清源郡老家返回。
這也是他最近幾年來第一次帶著妻兒回家看望兩老。
馬春林和很多在城市里闖蕩的大恒人一樣,都是家中次子!
他老家在清源郡,家中擁有將近千畝土地,不過在戰亂時期日子過的也不咋地,因為稅收太高。
按照大恒人延續千年的長子集中繼承制傳統,作為次子的馬春林是不可能繼承家里的土地的,因此馬春林中學畢業后,就是拿著父親資助的五十恒元離開了家鄉外出闖蕩。
那五十恒元,也是他成年后所分得家產的全部了。
至于家中的千畝土地以及其他財產,那都是屬于他大哥的,和他沒啥關系!
十年前他出來闖蕩的時候,大恒還處于內亂之中呢,當時只有十八歲的他在羅海城里闖蕩了一年多后,加上不懂節省,這錢很快就花的差不多了,找個工作也不怎么樣,后來林子然率領大軍殺到了羅海城,他一咬牙就報名參軍了。
他報名參軍后,雖然因為學歷不夠無法直接報考軍校,但是他還是進入了軍士培訓學校,經過簡單的數月學習和訓練后,以三等軍士的軍銜進入部隊服役,跟隨部隊南征北戰,最后升遷為一等軍士,最后又立功獲得了參加軍官速成班的機會。
不過他剛完成速成班學習,都還沒來得及分配到部隊呢,大恒就已經統一了。
帝國統一后,帝國陸軍就開始大規模整頓,軍官升遷逐漸正規化,對軍官的要求越來越高,他這樣速成班出身,畢業后又沒啥戰功,甚至都沒來得及指揮部隊參加哪怕一場實戰的低級軍官,很自然就是在后續的裁汰浪潮里退役。
不過好歹也是有著下士軍爵,再小那也是個軍官,退役轉業的時候,得以分配到了羅海城下屬一個巡警所里當一個副所長。
作為一個普通的農家子弟,能夠在外闖蕩數年后,混到一個副所長的位置也算是不容易了,從此他就在羅海城里定局。
后續娶妻生子,又傲了多年后升遷為一街區的巡警所所長,也算是有了自己的事業和家庭!
今年他大哥多次來信,讓他帶著妻兒回家聚一聚,所以趁著秋收節假期,他是專門帶著妻兒回家一趟。
這回到老家后,他其實還是有些羨慕自己的大哥的。
就因為比自己早出生兩年,卻是繼承了家里幾乎所有的財產,統一后大哥的小農場里開始大量種植棉花,收入頗豐,后續又是高價把兩戶放棄農業,轉而投入工業的鄰居家的土地也是買了過來,擴大了種植面積。
如今他大哥的農場規模已經是達到了三千多畝,雇傭多名農場工人,不僅僅種植糧食,還養馬養牛,每年收入頗豐。
雖然說他大哥待在鄉村,但是吃喝用度可比他這個羅海城里的城里巡警所的所長強多了!
哪怕是坐火車回來的路上,他的妻子都是不斷的感嘆鄉村生活的美好,這其實也是有著勸丈夫的意思在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