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恒帝國剛統一的時候,迪肯森當時就以克魯爾王國的國王特使,參加了林氏王朝定都京師的定都大典。
當時的定都大典,某種程度上也是為了補上林子然的登基大典過于匆忙,過于簡陋的。
這也算是大恒人歷代皇帝的傳統了,一般而言,真正的登基大典都是非常的匆忙,迫切的,不僅僅開國皇帝的登基如此,普通皇帝登基也差不多。
一般前任皇帝剛駕崩呢,就會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里舉行登基儀式一,以確定名分。
畢竟大恒歷史上以為慢吞吞舉行登基儀式,最后被搶走帝位,或者造成內戰的情況多了去,后來者基本都學聰明了,登基儀式都是一切從速。
林子然自己就是,前線部隊在得知永昌天子駕崩后的當天,就快馬加鞭日夜兼程往回趕,第一時間把消息告知了林子然,林子然得知消息后,當天就舉行了登基儀式。
不過因為登基儀式過于簡陋,所以后頭也是學前面的多個王朝一樣,補上了一個定都大典,
如果是普通皇帝繼位的話,往往也會補上一個祭祀大典。
迪肯森當年來參加過林氏王朝的定都大典,所以他是見過林子然的,也是見過大恒帝國的一大票開國權貴的。
隨后他以慰問克魯爾王國駐大恒帝國內的多個城市的領事館的名義,簡單的走訪了大恒帝國的幾個重要城市,走馬觀花一樣瀏覽了剛剛統一的大恒帝國。
那個時候,他所看見的大恒帝國到處都是充滿著戰爭破壞的痕跡,當年的京師城區,雖然經過了清理乃至刻意的粉飾,但是依舊可以頻繁看見被戰爭的炮火所破壞的大樓廢墟,南郊區的工廠區更是一片狼藉。
其他地方也差不多,遭到了極大的戰爭破壞。
但是現在,他還沒有下船的時候,站在甲板上就能看見鏡河內往來的大量船只,同時鏡河兩岸的沿江碼頭上,停泊著大量的商船!
靠近北側的南邊沿江碼頭,還是個軍用碼頭,那里停泊著十多艘各類戰艦,其中不乏幾千噸的巡洋艦。
迪肯森自然是知道,這只是一個內河軍用港口,不可能有太多的大型戰艦的,大恒人的大型戰艦,很多都是停泊在曲平海軍基地。
不過那是禁制普通人出入的軍事禁區,別說進入港口去看了,就算是在港口外晃悠,都會遭到驅逐。
再加上大恒帝國最近這些年的軍艦制造工業主要都是集中在曲平海軍基地,在那里打造了一個規模宏大的海軍造船廠,很多新興戰艦幾乎都是在曲平海軍基地建造的,這也是進一步加強了海軍的保密。
但是以小見大,僅僅是從這內河軍用港口里的數量眾多的戰艦就可以看的出來,大恒人的海軍在最近幾年里發展的極為迅速。
怪不得王國海軍的部分將領認為,大恒帝國將會成為未來王國最重要的對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