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巴里港的襲擊,并不是大恒帝國組織的第一次大規模千機轟炸,實際上在這之前,陸軍航空隊就已經組織了十幾次大規模的千機轟炸,每一次轟炸,光是轟炸機的規模都超過五百架,加上護航戰斗機,參與行動的飛機都上千架呢。
但是那是陸軍航空隊的行動,和海軍沒啥關系。
對海軍來說,這可是他們的第一次超大規模的空襲,為了阻止這一次空襲,他們可是抽調了十二艘航空母艦呢,這幾乎是大恒帝國海軍的半數航空母艦了。
大恒帝國海軍在二十六年秋天,戰爭剛爆發的時候只有四艘航空母艦,不過新航母建造服役的速度非常快,到現在二十八年冬天,大恒帝國海軍已經擁有了二十多艘航空母艦了。
不過這些航空母艦也不都是在王國島海域執行任務,他們有一些在國內造船廠進行維修、改裝,或者是進行維護、補給、又或者干脆是在往返的路上,偶爾也會有幾艘航空目前去其他海域執行任務。
因此一直留在王國島海域里執行任務的航空母艦,平時也就十多艘而已。
這一次行動,大恒帝國海軍是把目前部署在王國島海域里的航空母艦抽調的七七八八了。
如此才集中了上千架艦載機。
而效果也相當不錯,出擊的艦載機部隊報告,他們這一次至少擊沉了敵人中大型戰艦十六艘以上。
其中可以確定是擊沉戰列艦的有三艘,中大型巡洋艦六艘,其他七艘戰艦無法準確確認,甚至還不知道是不是戰艦……也不知道有沒有擊沉,也不知道是否有重復。
除了這些戰果外,還有其他大量附帶的戰果,轟炸機部隊中有相當多一部分,其實是用來轟炸防空火力,港口設施以及倉庫的,而這些戰果更加豐厚。
獲得了如此豐厚戰果的同時,出擊部隊也有損失,當場就被地面防空火力以及緊急起飛的敵戰斗機擊落了八十多架飛機,另外還有四十多架飛機在襲擊完成后,被追擊而來的敵人戰斗機擊落。
不過敵人的飛機損失也大,依靠南二八戰斗機的強悍性能,前后擊落了一百多架敵人的戰斗機,此外還把大量敵人的飛機摧毀在地面上。
一場巴里港空襲戰役,算是拉開了大恒帝國空襲的新時代!
因為依靠全新一代的全金屬單翼飛機,大恒帝國從戰斗機到轟炸機,都擁有了更加卓越的性能,不僅僅能全面壓倒克魯爾王國的空軍部隊,而且還能夠突破當代克魯爾王國的地面火力防空網。
要知道巴里港的地面防空火力可是不少,并且開火迎敵也算是比較及時,并沒有出現什么太大的錯誤。
為何?
因為他們的防空炮的性能已經跟不上飛機性能了!
早幾年里,各國除了大恒帝國外,其實就沒幾個國家研發生產專門的防空炮,都是直接用傳統速射火炮或重機槍進行改裝,然后弄出來了一堆所謂的防空炮、防空機槍之類的。
而當時這些防空火力其實也夠用,甚至都過剩了,因為那個時候的飛機更渣……
但是隨著飛機性能的持續發展,防空火炮的發展卻是跟不上了。
尤其是速度更快,抗打擊能力更強,機動更好,更靈活的全金屬單翼飛機出現后,當代的一系列防空火力其實已經力不從心了。
別說克魯爾王國了,其實大恒帝國自己也一樣,大量防空炮,其實還是以前的速射火炮改裝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