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秦櫟想這些的功夫,道濟站起了身子,隨意的合攏僧衣,走了過來。
“小僧謝過尊者數月護道之恩。”道濟答道。
“不必如此,貧道并沒有做什么,就算沒有貧道,也沒有人能阻止你。”秦櫟淡淡的說道。
“不管如何說,尊者護了小僧數月,這份情小僧記載心里。”道濟說道。
“三十年不見,你何時變得這般啰嗦了。”秦櫟看著道濟調侃道。
“你我雖三十年不見,但是貧道卻經常在人間聽到你的名聲,你這些年做的很是不錯。”秦櫟說道。
道濟扇著破蒲扇不說話。
“好了,我們便不要在這雨中站著了,走吧。”
秦櫟用法力震干了道袍,然后又用法力隔絕雨水,使得它們不能浸透道袍,只能在道袍表面滑落。
看著秦櫟的動作,道濟也學者試著用法力震干了僧衣,然后跟著秦櫟離去。
大雨中,道濟帶著秦櫟來到了靈隱寺。
這個他自三十年前離開,便不再回來的寺廟,他早已經被寺廟的花名冊除名。
靈隱寺,中國佛教古寺,又名云林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背靠北高峰,面朝飛來峰,始建于東晉咸和元年(326年),占地面積約87000平方米。
靈隱寺開山祖師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南朝梁武帝賜田并擴建。五代吳越王錢镠命請永明延壽大師重興開拓,并賜名靈隱新寺。宋寧宗嘉定年間,靈隱寺被譽為江南禪宗“五山”之一。清順治年間,禪宗巨匠具德和尚住持靈隱,籌資重建,僅建殿堂時間就前后歷十八年之久,其規模之宏偉躍居“東南之冠”。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帝南巡時,賜名“云林禪寺”。
當然,如今是南宋,靈隱寺的歷史與底蘊還遠遠沒有后世那么厚重。
列如其中,說靈隱寺面朝飛來峰一事,便是假的,至少現在是假的。
濟公剛剛回到靈隱寺,飛來峰自然還沒有飛來。
但是現在不是談論飛來峰的時候,他們現在需要的是進門。
他們被困在了靈隱寺山門口,如今下著大雨,所以山門緊閉,他們無法進去。
“叨叨叨!!!”道濟隨意的敲著門。
道濟敲了一會兒,門還真就被他敲開了,但是開門的小和尚,看見門外站的是一個乞丐和一個道士,馬上就又有了關門的**。
不過看這佛門廣大的份上,他還是耐心問了問。
“不知兩位來此是為了?”
“貧僧乃道濟,乃是廟里的和尚,這位是貧僧的朋友,如今雨勢甚急,所以我們想入寺避雨。”道濟扇著破蒲扇笑著說道。
“道濟?”小和尚看了看道濟。
心里再想廟里有沒有這號人,他仔細翻了一遍,在腦海中并沒有找到這號人。
但是小和尚也沒有深究,畢竟是佛門,他不能把人拒之門外。
“避雨可以,不過你說你乃寺中人,可有憑據?”小和尚問道。
“不知慧遠大和尚還在否?”道濟笑著問道。
“你認識慧遠方丈?”
“然也,還不快帶著貧僧入寺,按輩分你還得叫我一聲師叔勒!”道濟一步跨入寺門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