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回事?”
秦西榛淺淺笑著,歪著頭看著程燃,但程燃知道,這些都是舞臺效果,一早就商量好的,秦西榛什么都不用做,保持好她的形象,一切開炮都由他來。
程燃把吉他一擺,上前,覺得自己臉頰的肌肉還有些僵硬,但是上前,程燃握住了那支主辦方提供的森海塞爾話筒,上場前后臺就有人在說了,說這支話筒價格不菲,能最大限度的提升人聲的廣域和穿透力。
光亮之中,程燃握住了話筒,目光上揚,鎖定了嘉賓席,汪中樺和趙樂,第一時間和他對上眼。
會場之上,只聽到程燃的聲音響起。
“這首歌……是不是你的?”
這個聲音像是無形的矛,如同引領了暴風雪,臺下的人潮的頭,唰唰轉過去,對向了嘉賓席。以至于形成了一片很大的波潮。
……
關于兩首歌撞車的事情,人們有所耳聞,說句不好聽的話,現在臨近音樂節末尾,又加上下雨,想看熱鬧而來的一抓一大把。未必沒有人想要看看雙方是如何對質的。
所以現在程燃這話,其實毋容置疑,很多人都知道這是針對誰說的。最多就是人們并不知道汪中樺和趙樂在哪里,而程燃和秦西榛的目光所向,給了他們答案。
不光是會場的目光受引領下看來,就連此時嘉賓席上,眾人都幾乎是第一時間,看向了前排的汪中樺和趙樂。
趙樂臉色僵硬,汪中樺尚能左右四顧,朝那些他認識的唱片公司音樂人投以一些若無其事的笑容,但是明顯那笑容掩飾不住的,是眼神的雷云密布。
程燃的聲音,再次響起,“請工作人員給趙樂和汪中樺老師話筒,可別說我們沒給你發言的機會哦!”
這個時候,早已經在嘉賓席這邊等候多時埋伏已久的俞曉,拿著兩個無線話筒就上前去了,遞給了汪中樺和趙樂。
看著掛著工作牌的俞曉遞來的兩個話筒,嘉賓席這邊已經先嘩然起來了。
有的電臺主播,直接面對這個狀況,喃喃道,“聽眾朋友們,音樂節現場發生了驚人的變化。”
也有播音員試圖圓場,“出人意料……但這難道不應該就是音樂節的精神嗎,音樂節必然是接地氣的,和大眾融為一體的,更需要有這樣質疑和批判的精神……”
趙樂冷哼一聲,接過了俞曉的話筒,汪中樺也伸出手,拿了那支話筒,仔細打量有沒有古怪。
問題是沒有古怪。
他們在最壞的預料中,已經有了遭遇對質的可能,所以現在大概是有心理準備的。而另一個問題是,周圍嘉賓席上都是業界有頭有臉的人,把他們看著的,現在就是公論的時候,他們如果避而不接,明顯就是心虛了。
然而緊接著,看到俞曉遞給兩人話筒之后,程燃的聲音繼續響起,“這首歌是不是你們的?如果是的話,請接下一段。”
嘩!
下方的人潮都轟動了,覺得這算什么?音樂節的保留節目?
音樂節上其實不比演唱會,真正在現場的人都知道,其實氛圍寬松許多,人們可以席地而坐,甚至帶吃的,帶帳篷聽歌,沒有演唱會那么正式。而歌手樂隊們也往往和觀眾互動頻繁,一邊這里唱上一段,臺下附和下一段的事情常有發生。
但是突然變了個形式,要讓宣揚那首風格獨特的反戰歌曲是自己所作,而秦西榛是抄襲的趙樂汪中樺兩人,接這首風格如出一轍歌曲的下一段。
現場氣氛轟然點燃了。
偏偏程燃的聲音還催命符一樣響起,“這樣吧,給你十秒鐘,十、九……”
伴隨著程燃的數數,下方草坪上的觀眾們,也不知是誰開始先附和,“十、九……”
“八、七、六……”
待到程燃念道“六!”的時候,下方已經是合聲極眾。
緊接著,就是數萬人整齊劃一,聲音疑是銀河落九天,震裂此間蒼穹。
“五、四、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