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石知道程燃這家伙的心思肯定又不知道跑偏倒哪個次元去了,經常會有這樣好像活在幻想里的話語。
但也忍不住琢磨,“泰坦巨神的戰爭么……”
……
時年二十四歲的鄧玉別看年輕,但實際上九三年高中畢業開始就出外闖蕩了,炒過股,電腦城賣過兼容機,做過電器生意,那時候自己買書學編程,一步一個腳印自學上來,先后經歷幾家公司,憑借自學編程的能力在這個時代脫穎而出,功力日趨高漲,直至走到國內Linux領域的前列,然后遇到廖苗。
廖苗功力上更勝一籌,中海交大出身的他專業是微電子,對數學極其感興趣,而計算機和數學一比就簡單了,學計算機沒接觸過DOS,直接就是Linux,所以在這上面是眾人中實力公認最強。
至于為什么會是在蓉城?原來還是CQ和聯眾,最近因為虛擬社區游戲《靈域》大火的CQ,還有不久前和阿里簽署投資協議的聯眾,算是在互聯網曝出的兩個大新聞,這讓準備干些什么的鄧玉和廖苗不約而同,準備來蓉城旅個游,順便考察考察土壤。本來就是年輕人,鄧玉和廖苗來了幾天,大街小巷玩耍了一番,其間兩人吃著火鍋串串聊技術,吃著酸辣粉聊技術,吃著回鍋肉聊技術,到最后發現他們也可以回去繼續聊技術,可以后吃什么?
兩人都孑然一身,準備湊一起做事的時候職也辭了,于是既然要創業,不如先憑借天行道館的租金優勢在這邊把公司搞起來,往后再往深城和京城拓展。
這么決定后再跟江凌一說,這個在海南電信局幫忙做聊天室的網易BBS副版主當即辭職,飛到蓉城跟隨兩人一起下海。
幾個人湊了十幾萬塊錢,瞄準Linux漢化內核,打算先把第一個版本搞出來。
也就是這個時候,被程燃給發現了。
聽完整個鄧玉幾人到蓉城的前因后果,程燃怎么也沒想到這居然還和自己搞出的蝴蝶效應有關……當然另一個層面,還是這些個吃貨,被蓉城的安逸環境給腐蝕了?
所謂少不入川老不出蜀,幾個人就栽倒這句老話之下?那么這核心真不是自己的原因。
這是城市的結界在起作用吧。
總之被結界留下的幾個人在天行道館四樓和李明石引見的程燃趙青見了面。
本身李明石找到他們就已經讓人大感意外,李明石是一號人物,怎么也算國內互聯網IT江湖里的一個知名門派掌門人,而他們的小門派才剛剛起步,這方面李明石當然是高人前輩。
但幾個人都年輕也心高氣傲,在自己的領域又是大能,倒也未必對著李明石有多么拘謹,只是對他有基本的尊重,但仍然存著一股子自信。
只是當他們得知李明石是準備為他們引薦風險投資,而投資者只是一個連二十歲都不到的青年的時候,他們還努力維持著鎮定。如果不是趙青在程燃面前都是一副征詢態度,他們會以為趙青才是那個天使投資人。
就像是所有二十幾歲的青年一樣,努力不在這件事情上顯得有多么大驚小怪,而程燃的言辭和談吐,讓他們已經在猜測了,興許是某個二世祖,這就要合理許多了。
程燃看著他們明明心頭糾結,但仍然要以一副見多識廣的神態和自己打交道的樣子,就覺得有些有趣。
這上面李明石的背書給了他們很大的威懾力。李明石在旁邊,這就不像是個玩笑,所以說來,一個還沒他們大的少年人,要給他們投資這種事,還真是玄妙的發生了。
但是他們都是搞技術的,對于投資股權這些根本沒有個數,鄧玉三人當初為一起做事業聊了幾個通宵,最終目標也就是去美國上市,但怎么運作還沒想好,只是先把東西給做出來再說。反正美國上市是他們最終目標。
想了一下,鄧玉覺得他們三這方面能量淺,風險投資當然很誘惑,但他們不懂很容易給人把公司都搞過去,鄧玉想起以前的同事康銘,康銘是老牌報人,曾武大新聞系畢業,先后干過經濟報,特區報,曾一人采編排版校對,撐起了四個版面,后來加入盛華公司,負責企劃主管,參與了公司融資業務,吸引風險投資一整套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