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戳中了她的命門。
她當年就是結婚很久都沒能懷上孩子,才把王一丁抱回來養。
因此,對于傳承香火這件事情,她看得比一般人更重,她當然很想抱孫子啊恨不得明天就抱個孫子。
“行,這話是你說的,你可千萬別反悔
從這個門出去了,大家就是路人了。
以后這個家不是你想回就能回的。”
王母警告說。
“這些你可以放心我在外面餓死都不會回王家。
瞧你們這意思是商量好了,同意了是吧”
葉曉直入主題問。
“你要走,我們還能攔著不成我馬上把存折給你,明天你和一寧去銀行取錢吧
把一千塊拿給一寧,我們就再無瓜葛了。”
王母給了一個確切的回答。
口頭上協議可不能算數。
電視劇里,王一寧和他老婆不就跟瘋狗一樣,跟王一丁喬三麗爭家產嗎
以這對母子的臉皮,要是葉曉哪天在外面干出了點成績,有錢了,他們不得死皮賴臉跑來管葉曉要錢嗎
葉曉不給,他們就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對葉曉進行批判,說把葉曉養這么大了,發財了就不管養母了,扣一頂不孝的帽子。
在我國,孝道是很重要的。
一個人的腦袋上扣上了不孝的帽子,不管事業多么成功,都免不了他人指指點點。
如果事業還不成功的話,那就是人人唾棄的垃圾。
葉曉可不能疏忽大意,給未來的自己埋下這么一顆會炸死人的大雷。
“錢明天我會取給你們,不過在取錢之前,你們得跟我一塊去找王老伯。
讓王老伯當見證人,寫一份雙方同意斷絕關系的同意書。”
葉曉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王老伯是王氏家族的族長,宗族這種東西在南方還是挺常見的。
這種宗族關系屬于是傳統了,一般在宗族里都有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
同族內的一些家庭鬧矛盾了什么的可以讓族長出面調解。
葉曉提出讓王老伯當見證人,以后這對母子就別想跟吸血蟲一樣掛在他的身上吸血了,也不怕他們拿不孝那一套對葉曉進行輿論攻擊。
葉曉這種迫切和王家進行切割的做法惹怒了王母,讓她有點不爽搞得好像她們家是洪水猛獸一樣。
葉曉離開了王家就一無所有了,避開她們是她們要避開葉曉才是。
很不爽的王母嘀咕說“行,答應你了,有能耐的話,你就別回來了。”
就這樣,葉曉和王家這對母子馬上就去了王老伯家里,讓王老伯當見證人。
簽的這份同意書,不僅有葉曉和王母兩個人的簽名,王老伯這個見證人也簽了名。
第二天中午,本著快速切割的想法,趁著午休的時間,葉曉叫了王一寧去了一趟銀行,把一千塊取出來交給王一寧,雙方就再無瓜葛了。
王一寧這小子嘴很賤,數完鈔票,確定沒少之后,他沖葉曉說“趕緊回去收拾好你的東西,你不想當我媽的兒子了,就別住在我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