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公子》,男人的雜志。
封面女人他也認識,海蒂·拉瑪,好萊塢影星,曾經被報紙譽為本世紀最美的女人之一。
男人看過海蒂·拉瑪的電影。
甚至他還珍藏著一本海蒂·拉瑪的寫真集。
現在又看到海蒂·拉瑪的雜志,而且雜志社的照片,是那樣吸引人,男人走到雜志書架前伸手拿下雜志。
本以為只是封面有一張照片,可打開后發現里面的照片更漂亮,海蒂·拉瑪的性感照片有十幾張,還有其他好幾位美女,青春靚麗,曲線動人。
男人拿著雜志走到老板跟前。
“這本雜志我要了。”
老板笑笑,“三美元。”
男人一愣,拿起雜志翻過來看標價,確實是三塊錢。
他心里說了一聲好貴。
已經和一本書的價格差不多。
不過他沒有猶豫,依舊掏錢買下來。
......
全美各大城市書店報攤。
無數人看到《花花公子》,立刻被它吸引,一問價格,又因它的昂貴咋舌。
可有時候,
真的不要懷疑人們的消費能力。
據統計,
二戰后美國的百萬富翁數量,大概在5萬人左右,年收入上萬美元的中等家庭大概有百萬。
一件物品的價值究竟是多少?
根本沒有一定之規。
當人們認定一件物品值得擁有的時候,價格高同樣有人認同。
有人買回《花花公子》,朋友同學看到,更多人知道了這本雜志,也紛紛購買,幾天后人們再去購買,發現已經賣光了。
各地銷售的情況反饋回來。
海夫納看到銷售數據時驚的說不出話,他之前辦的那本雜志,銷售額最高時也不過幾千本,后來就只維持在每期幾百本。
現在可是5萬本,而且價格還這么貴,他真想不到會賣的這么快,之前他心里甚至已經做好滯銷的打算。
“上帝啊,5萬本竟然銷售光了,這才三天時間啊。”
海夫納給哈迪打電話匯報喜訊,神情很是激動:
“哈迪先生,《花花公子》成功了,5萬本已經銷售一空,很多書商提出加印。”
“你說一下各地銷售情況?”
“紐約銷售最高,7000本,洛杉磯也賣了5000本,芝加哥、休斯頓、費城都是2000本,其他城市1000本,書商反饋幾乎都賣光了。”海夫納匯報道。
紐約是美國最大城市,人口超過300萬,才賣7000,洛杉磯現在也有百萬人口,也才5000本。
哈迪知道,
《讀者文摘》現在的銷量一期能賣出900萬冊,后期最高峰時銷售3000萬冊,《花花公子》銷售最高時可以達到700萬冊。
所以說購買人群并不少,關鍵還是人們是否喜歡。
“加印,再印5萬冊。”哈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