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迪冷笑兩聲。
底價,老子的時候確實便宜,可這和你們有毛關系,當初沒人看好這個生意,現在哭著搶著要,自然要加價了。
反正那些猶太人有錢,此時不坑更待何時。
“加價,自由輪80萬一艘,勝利輪120萬一艘,愛要不要,不要咱就慢慢賣。”
18萬一艘的自由輪,加價到80萬,36萬一艘的勝利輪,加價到120萬,你還別說哈迪黑,誰叫你有需求呢。
......
哈迪下午回到家,打開電視看著ABC電視臺的新聞,上面正在對中東戰爭進行報道。
環球時報在中東也派駐了記者,這些記者冒著槍林彈雨深入戰區,對那邊的戰況進行實時報道,傳回最新消息。
這一點比紐約時報和洛杉磯時報、華盛頓郵報做的還好,所以這段時間環球時報的口碑增長不少,米國有很多人關注這場中東戰爭,尤其是猶太裔,所以人們紛紛訂閱環球時報。
任何時候只要抓住機會,都有崛起的可能,根據數據公司分析,現在的環球時報,已經是全美第四大報紙,僅在三大報之后。
電視臺新聞中報道,現在以色列的情況非常危機,隨時可能被阿拉伯聯軍覆滅,現在以色列國發出呼吁,希望全世界猶太裔年輕人到以色列參戰,共同抗擊阿拉伯人的入侵。
并同時呼吁猶太人捐款捐物,幫助以色列渡過難關。
“鈴鈴鈴。”
客廳電話里響起,哈迪拿起來接聽。
是安迪的電話。
“老板,他們同意了您說的價格,一共買走了50艘船,自由輪30艘勝利輪20艘,總價4800萬美元,以銀行轉賬方式支付,錢已經到賬。”安迪道。
哈迪心說,那幫猶太人真有錢。
他們肯定還會購買其他更多物資運過去,哈迪立刻拿起電話給亞當·比奇上校打過去。
“比奇,你打聽一下猶太人有沒有向軍方購買物資。”哈迪吩咐道。
“好的哈迪先生。”比奇上校道。
時間不長,比奇就給哈迪回過來電話,“哈迪先生,猶太人確實向軍方訂購了不少物資和武器裝備。”
軍方的訂單,和哈迪的戰后物資銷售公司沒關系,誰賣貨誰賺錢,這是商場法則。
“比奇,我這里有幾個猶太買家的聯系方式,你主動找他們溝通,問他們要不要武器,咱們的東西可一點不落伍,而且還便宜,相信很多有他們需要的,這是個大訂單,一定要用心。”哈迪道。
比奇立刻精神起來。
“好的哈迪先生,我這就聯絡他們。”比奇道。
“對了,價格適當提高,他們現在要得急,而且有錢。”哈迪囑咐道。
“嘿嘿我明白哈迪先生。”
戰后物資銷售公司賣出的東西,賣出去后有哈迪三成利潤,現在手里攥著大批物資干嘛不賣,賺錢才是硬道理。
至于說和軍方搶生意,那不存在,后勤部也是軍方,嚴格來說是和其他武器商搶生意。
哈迪也是武器商啊,所以各憑本事吧。
至于說賣武器不道德。
戰爭不是他發起的,也不是他能阻止的,哈迪要做的就是,看戲、賺錢、還有從中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