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人會為了所謂信念,看到危險還傻呵呵守著不放,那樣的人不是合格的資本家。
既然戴維現在也看出匯豐存在的重大問題。
這筆交易恐怕很難達成了。
“那洛克菲勒先生的意思是?”達維爾·沙遜問道。
“如果你們想要找合伙人,需要給出一個有誠意的價格,我讓我手下的經濟師算過,現在的匯豐價值,恐怕只有1.3億美元。”戴維洛克菲勒揮舞大刀,一下砍下去一大半。
聽到對方報價,達維爾沙遜先是一喜,這說明對方對這筆交易還是有興趣的,最起碼沒有直接拒絕。
可這個價格也太低了。
“戴維先生,匯豐有三百多萬客戶,資金量達到5.8億美元,今年的盈利就達到1200萬美元,這樣的盈利能力超過很多大銀行。”達維爾·沙遜解釋道。
“風險和未來。”戴維道。
“沙遜先生,其實這是一項怎樣的投資,我相信你我都心知肚明,這筆交易并非正常交易,而是一場風險極高的賭博,一旦失敗所有投資全部消失。”
“對于風險性高的投資,每一位銀行家都會謹慎再謹慎,只有當回報可能遠遠大于投資,才會有人愿意進行風險極高的投資,我想這也是匯豐銀行出售股份的最真實原因吧。”
戴維也沒有再繞彎子,直接點出重點。
這次談判到此結束,雙方都不滿意對方的報價,不過也并沒有一口拒絕,算是暫時停止。
談生意就是博弈。
就看雙方如何落子。
......
另一邊。
哈迪召見了環球時報駐倫敦報社負責人。
對他進行了一番詳細的交代,并讓報社派人前往香港,親自把哈迪交代的事情傳遞過去。
雙方一起行動。
與此同時,哈迪又給米國環球總部發電,讓他們配合香港和英國的行動。
隨后又召喚亨利帶情報人員來英國,讓環球時報倫敦報社配合,深入調查關于匯豐銀行的一切信息。
幾天后。
經過多方合作。
匯豐銀行的詳細信息擺在哈迪和戴維洛克菲勒面前。
匯豐銀行創建于1865年,股東包括大英輪船公司、沙遜洋行、寶順洋行、瓊記洋行、太平洋行、順章洋行、禪臣等十家洋行。
經過百多年發展,其間也有變動,現在股東更為分散變成了十八家,其中沙遜洋行占股11.3%,大英輪船公司占股7.5%,怡和、太古、和記這些香港大洋行也在其中。
還有一些英國、印度的商人夾雜其中。
匯豐現任總裁A.H.桑德斯,也是一代傳奇金融家,哈迪知道直到70年代他才卸任,帶領匯豐走出困局并發展起來,成為香港乃至東南亞最大的銀行。
他的繼任者就是大名鼎鼎的沈弼。
后世正是因為沈弼的幫忙,李公攤才會崛起。
匯豐總部位于香港,是一棟類似白宮的建筑,分行總計46家,華國上海、北平、青島、天津、汕頭等共計16家,此外在還在菲律賓、新加坡、斯里蘭卡、印度等地建有分行。
可在二戰時,匯豐遭受了嚴重打擊,包括匯豐香港總部,東南亞國家分行,全部被日本人沒收,財產充公,銀行關門,這讓匯豐損失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