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時的日本新經濟沙皇喬恩哈迪,正在參加在日本首相官邸舉行的歡迎酒會。
說實話這個酒會的熱鬧程度,比英國王室舉辦的酒會可差遠了,只有一堆男人,除了政客就是商人。
在名單里,
哈迪看到一些后世耳熟能詳的名字,三菱、住友、三井、豐田、本田等等。
在首相吉田茂致歡迎辭后,再次邀請哈迪演講,哈迪上臺,臉上沒有一點笑意,反而很嚴肅。
臺下的人都感受到來自哈迪身上的威壓。
哈迪之前在機場演講,臉上帶著笑容,全都是給外人看的,他心里很明白,對日本人,尤其是現在的日本人,不能太好,恩給了,現在是威的時候。
“我帶來了約翰遜總統的三句話,希望大家銘記。”
臺下的人心中一凜。
站姿更加標準。
“第一句話,今后日本不得進行軍工產業的生產與研發,這是波斯坦公約的要求,也是聯合國的要求。”
“第二句話,日本必須盡快進入自給自足階段,任何援助都是有限度的,美國已經對日本進行了4年的援助,投入20多億美元,不可能無休止下去。”
“第三句話,日本不是沒有可能重回國際社會,但要接受美國的改造,包括政治、經濟、金融、軍事、文化等各方面,等日本正式步入文明世界軌道,也就是重回國際社會的時候,到那時,美國愿意支持日本進入聯合國。”
哈迪說的這三條,如果是其他國家,一定會覺得喪權辱國,極其羞辱。
可日本人的反應卻是很激動。
前面兩條,
自從二戰結束日本投降,美國就一直對日本實施嚴格的管控和改造政策,比對德國的政策殘忍多了。
對德國,終究還有一點香火情在。
但對日本就沒有那么客氣了,準備從根子上滅掉它。
只不過麥克阿瑟沒有給他們希望,而哈迪說的第三條,卻給了他們未來的希望。
只要改造好了,就可以獲得自由。
當人在黑暗中不知方向的時候,他的內心會非常恐懼,可當前方出現一點光明,哪怕只是極其微弱的一點,他都會拼盡全力向著光明奔跑。
其實這就是哈迪放出的一個誘餌,這樣今后對日本的改造,他們就有理由說服自己。
為了重獲自由,變回主權國家。
一切犧牲都是可以承受的。
哈迪作為日本經濟特使,人們也都知道他和約翰遜總統的關系,哈迪的話可以說非常有可信度。
所以日本人都表現的很是激動。
哈迪掃了一眼臺下的人,繼續道:“在機場時我說過,日本今后的發展方向是‘外向型經濟’,代表團會重點扶持民生產業。”
“如今美國擁有全球最大的市場,需要的產品很多,日本企業的發展方向應該瞄準美國市場,簡單一句話就是美國需要什么,日本制造什么。”
“美國的軍工產業和重工業,全都是全球第一位的,這一點沒人可以質疑,所以日本發展這些方向也是不智的,日本的發展方向第一是生活用品類,第二個是輕工業產業類。”
“生活用品類就更多了,衣服、鞋襪、玻璃、瓷器、家具、家電、玩具、釣具、照相機、膠卷、樂器、醫藥、化妝品等等,凡是和生活相關的都很有市場。”
“輕工業產業包括汽車零配件、機器零配件、電子零配件、精密儀器、建筑機械設備、各種工廠機器、家電產業等等。”
很多人心里明白,哈迪這是準備把日本打造成美國的產業基地、配套工廠。
這對現在日本的民生類企業來說,絕對是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