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端著咖啡喝了一口,輕聲的說著:“有什么好奇的?愛豆在沒有做到成名之前,其實和普通的職場人是沒有太大差別的。因為沒人會關心你的,哪怕你是站在聚光燈下!”
楊昆點頭表示理解,他繼續說道:“我只是出于一種普通人對那個職業的好奇而已。嗯~~其實我個人最大的好奇,就是那個職業的收入情況!”
她笑著回應道:“別的我不知道,我們從11年成團,之后的合約期,七年。我們只獲得過一次的收入,就是在《提線木偶》這首歌曲之后我們那個時期還是有不少商演的。就那段時期,我們獲得了第一次的收入,一千萬韓元!七年時間就這一千萬!”
楊昆聽著朱敏希沒有遮掩的說出了自己的收入時,他都驚訝了起來:“七年..一千萬韓元?這..不可能吧?”
朱敏希看著楊昆笑著說著:“怎么不可能?愛豆又不是像職場人那樣,在公司里做一天工作就拿一天的錢。我們沒有節目邀請,沒有廣告拍攝,沒有商演,那么我們肯定是零收入啊。”
楊昆說著:“如果說發售專輯的話..沒有錢嗎?”
朱敏希笑著說道:“那也要銷售的成績好才有呀。而我們專輯銷售不好,公司制作一次專輯甚至還要虧錢。額,專輯銷售是要賺回了制作成本之后才有分成的!我們連制作成本都賺不回來,怎么可能有賺錢?”
楊昆想了想偶爾周末在家無聊的時候,他和Chloe同樣會看看那些打歌的節目,于是他說著:“額..那個周末不是有打歌節目嗎?去那個節目,節目組不給錢嗎?”
“什么給錢?是節目組給我們錢嗎?”
楊昆點頭說道:“是啊,做音樂節目,請藝人來表演不是要給錢的嗎?我們華夏的音樂節目請藝人表演都是要給錢的呀。”
朱敏希笑了起來:“哈哈哈,你在逗我吧?電視臺的音樂節目還要給藝人錢?”
楊昆認真的點頭說道:“嗯,在華夏音樂節目就是要給了錢,藝人才會去呀?不然免費表演,華夏藝人可不會去的。額,除非是超大型的節日晚會,比如中秋晚會啊,春節晚會之類的,藝人是免費出演。但那些晚會節目的收視率都是非常高的,特別是‘春晚’每年都是接近百分之九十以上吧?”
朱敏希說著:“額,在韓國這邊的打歌節目不但沒有錢,而且還需要公司有背景才能去的。每周能去打歌節目的,就只有十組藝人。而知名公司的藝人至少占據了七成名額,剩下的三成是給那些不知名的小公司里面的小藝人。大家為了那個名額也是爭破了頭呢。畢竟娛樂圈這個職業,你沒有曝光,你是不可能火起來的!”
楊昆聽著里面還有這樣的關系時,他驚訝的點頭說道:“那還是挺殘酷的,那為什么還是有那么多人想要成為藝人呢?”
朱敏希笑著回應道:“可能是去拼搏那千百分之一的可能性吧?萬一,能夠火起來,那么能賺的錢是打工人一輩子都無法賺到的。有名的藝人,可能憑借自己火熱的三五年就能掙一套買房的錢了。而職場,可能要熬個三五十年,而且還要辦理貸款才能買呢。所以會有那么多人選擇去拼一下,我曾經也是抱著去拼一下的幻想,結果..失敗了!其實在首爾像我們這樣失敗的人是非常多的。”
聽著她這番有些苦澀的話時,楊昆想了想,然后點頭說道:“是啊,想想我們華夏那邊也是一樣的。我們能夠叫出來名字的也就那么一些!而每年什么電影學院,音樂學院畢業的學生,至少是上萬人呢。真正能成功的又有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