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朝堂上,還能帶兵打仗的沒有幾個。
陸森想了想,說道“他們忌諱狄將軍,怕他功高蓋主,再現陳橋兵變。這可以理解,但西北有折家,還有種家在大同府隨便駐扎,他們兩家隨便派一家出去,不都可以嗎”
完整的北遼都不是現在大宋的對手,更別說現在遼國已經分裂成兩塊。
汝南郡王聽得直皺眉頭。
陳橋兵變這詞是他們趙家永遠的痛,得位不正就是這么一回事。
不過汝南郡王皺眉,也并非針對陸森。
現在陸森算是自家人,亦是皇親國戚,連小官家都得稱他一聲姐夫,他說這詞自然沒有問題。
汝南郡王皺眉的是,這詞所代表的背后含義。
“賢婿,你說如何再避免此事發生”
陸森笑道“問我又不是我坐在龍椅上”
這話說得汝南郡王都不知道如何應答才好。
陸森見岳丈一臉發糗的模樣,笑道“其實再如此壓制將門,反而更容易出事。”
汝南郡王神情陰冷下來“他們會謀反”
陸森搖頭“再這么壓制將門下去,大宋遲早會被異族入侵。”
氣氛一下子就安靜下來,汝南郡王好一會后,才干笑道“賢婿莫非在說笑”
聽著對方這語氣,陸森倒是挑起了眉毛“看來泰山應該知道我與曹太后曾說過的話了。”
曹太后被軟禁到杭州城時,陸森與她說過未來之事,當然只是寥寥幾句話罷了。
汝南郡王遲疑了一下,然后點頭。
“其主因便是武將被壓制得太狠。”陸森嘆氣道“只要這個政策還在,無論是趙大當家,還是趙二當家,都躲不開。唯一的區別便是早幾十年,或者遲幾十年罷了。”
“可現在西夏已除,北遼也投誠在即何來的異族。”
“北地苦寒,易生蠻夷,沒有了西夏,便會有北夏,東夏,或者是女真之類的說到底,還是得有強勢的將軍幫忙守著國門才行。”
汝南郡王在書房里走了一會,然后說道“此事我記下了,等有時間我會與曙兒談談,再與朝堂眾臣們聊聊。”
之后翁婿兩人便不再聊這方面的話題了,而是轉而聊一些汴京城最近的趣事。
待到第二日,陸森又去龐梅兒家走了一圈。
與龐太師也閑聊了大半天。
不過龐太師現在已經是養老階段了,不像汝南郡王那般,還得為自己的兒子操心。
他過得很逍遙開心。
第三日,陸森去見了包拯。
這次就有意思了。
包拯的后院里多了些人晏家父子,王安石,呂惠卿,蘇軾等等十來人。
可以說是朝堂上的精英幾乎都在這里了。
陸森與包拯面對面坐著,晏殊與富弼分坐在左右客位上。
至于其它人,都是站在一旁,側耳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