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了,昨天校長都不讓你干活了……”老伯擺著手,給江森開了傳達室外面的門,半掩著開了一半,又語氣煩躁地叮囑,“你下午早點回來啊,別又搞到那么晚……”
“好,您放心,一定早點回來!”江森一口答應,趕緊從半開的門縫里溜出去。
老伯直接把房門一關。
這一瞬間,江森便成了半個城市閑散人員。
在饑餓感的驅使下,江森快步走過還沒什么車輛經過的馬路,直接走進了學校對面的菜市場小巷。沿著清晨天剛亮就已經熱熱鬧鬧的菜攤子,他往前走了大概百來米,就拐進了一家做糯米飯的小店。小店不大,三十來個平方,擺了七八張桌子,但這會兒店里一個客人都沒有。
微胖的中年老板娘站在門口,給過往的行人打包油條肉包和飯團,見到江森來了,馬上喊道:“今天晚了啊!”
江森當然知道她是在睜眼說瞎話,不過畢竟仗著人吃飯,他也只能趕緊跟著一起瞎,連聲道歉道:“是,是,晚上睡晚了。”
“行了,別廢話了,抓緊干活。”老板娘一聲令下。
江森二話不說,趕緊跑進店內,熟門熟路打開被粉刷得和墻壁一個顏色的小暗門,從門里拿出了一件圍兜穿上,然后拿出一張小椅子,大大方方走到店外頭,坐到一個大塑料盆前,拿起盆里客人已經用過的碗,抓緊清洗。
這家店是他去年剛開學時,好不容易才找到的。
當時江森跟老板娘磨蹭了足足半天時間,才讓她勉為其難答應下來,每星期讓他過來刷碗兩個早上,江森也不要錢,就要店里剩下來賣不掉的包子、油條和糯米飯——看著跟要飯似的,但江森實在也是沒別的辦法,讀書這件事看起來好像坐著不動就行,可實際上對身體的消耗相當厲害,基本等同于中等體力勞動,如果真的長期只吃湯泡飯,他的身體根本承受不住。
初三那一整年,要不是靠著磕頭磕出血、好話說盡才從村婦聯求來的那點可憐補助,他或許考的分數還會再更低一點。畢竟餓到一定程度,別說什么埋頭苦讀,就光是看完一道題目,都要費很大的力氣。中考那天的情況,他到現在都記得很清楚。兩個小時的卷子做到最后,他的手都在抖。純粹就是缺熱量。幸好他做得夠快,等沒力氣的時候,卷子早就已經做完。
不過再想從頭檢查一遍,注意力就很難集中了。
所以江森從來了十八中以后,最迫切的需求,就是找一個可以讓他維持住身體狀況的地方,幸運的是,學校對面,居然就是菜市場,真心天無絕人之路……
這邊店里的胖老板娘,最初也是看江森說得可憐,才答應了他的無理要求。
甚至一開始的時候,老板娘還會有意地每個月給江森塞二三十快的錢當作工錢,江森當然肯定也不扭捏,直接千恩萬謝地收下。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當江森的存在逐漸變成這家小店的日常現象,老板娘也就慢慢變得不再那么愛心泛濫了。
畢竟如果一個月給江森二十塊,一年下來就是兩百多,哪怕去掉寒暑假,那也不少了。
而老板娘有家有室,這種慈善肯定做不久,這筆錢與其拿來奉獻愛心,還不如給她兒子多買件衣服。于是從高一的下半學期開始,當老板娘幡然醒悟后,江森的“工錢”也就直接沒了蹤影,并且,老板娘還明顯開始把他當成正式員工來對待。
每個周末,老板娘都會盡可能地拖延營業時間,把東西賣得干凈一點,剩下來賣不掉的東西,也會有意識地分成兩份,江森拿走一袋,她自己也帶一份回家。
不過饒是這樣,江森還是非常感激老板娘給了他這條活路。因為憑他現在的情況,除了這里,確實也不可能再找到更好的地方。畢竟沒有一家店,會招收只在周末干一個早上的高中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