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證。”
“不需要。”
“哦。”
江森那個只放了個學生證的袋子,直接被收了上去,放到了講臺上。
叮……玲玲玲玲!
距離考試開始5分鐘,又是一陣鈴聲響后,廣播里再次發出提醒。
“各考場,請開始分發試卷。”
兩個監考老師各拿一袋卷子,沿著教室兩側的走道,開始逐個分發試卷。
全部發下去后,又提醒考生試卷也要涂寫資料。等江森涂寫完畢,看卷子的時間也就只剩下一分鐘不到了,幾乎不給任何除正式考試時間外,多余的半點的機會。
江森放下鉛筆,拿出一只水筆,拿在手里,低頭盯著卷子上的第一題。
腦子里剛有了答案,教室外正式考試開始的鈴聲,終于響起。
“考試開始,請考生開始作答。”廣播里最后一聲提醒,整個考場微微有那么一剎那,發出了一點動靜,但最多兩秒之內,整個校園,就全都安靜了下來。考場里的每一個人,不論來自什么學校,平時成績如何,這一刻,眼里就只剩下眼前的試卷。
江森飛快地寫下第一題的答案,再開始做第二題的時候,整個人的狀態,就完完全全地,進入了平時的節奏。他一題接著一題,屋外的的太陽也越升越高。
監考老師把教室里的風扇,稍微開大了一檔。
陡然而起的涼風,吹得個別桌上的試卷,稍微抖動了一下,但馬上又落回去。
安靜的屋子里,翻動卷子的聲音,開始接連輕微地響起。
江森做完選擇題的部分,又打開水筆的筆蓋,先輕輕地在草稿紙上劃了兩下,水筆質量很好,不跑水也不缺水,寫起來如絲般順滑。然后馬上繼續,處理主觀題的部分。
現代文閱讀和文言文閱讀的部分,按照平時的答案思維,一揮而就,剩下的古詩詞背誦的內容,區區6分,也都拿得穩穩當當。寫完后,因為身上沒有任何計時的工具,江森憑多年來刷題養成的直覺判斷,應該和平時區別不大,最多不超過70分鐘。
但他也不敢松氣,馬上就把注意力放到了作文上。
那是一篇說不上到底算不算給了材料的命題作文。
行走在消逝中。
對這篇高考作文,江森是一點印象都沒有,畢竟他前世也不是07年的考生。他快速地讀完作文的題干和要求后,微微皺了下眉頭。第一反應就是,這導讀部分的內容好特么的文藝,再加上這題目,幾乎就跟夏曉琳這兩年來反反復復要求他學的那套玩意兒,完全對上了。
真是日了狗……
江森拿著筆,微微撓了下頭,然后稍稍吸口氣,就先把情緒給放了下去。
然后轉念一想,很快有了思路。
這三年來,與其說他給自己訓練的,是一套模版,倒不如講,是一種方法。因為事實上他寫作從來沒有固定的格式,而往往是因題制宜,能寫成記敘文就寫成記敘問,能寫成議論文就寫成議論文,甚至就算偶爾來篇說明文,他也能寫到家國情懷、群眾路線上面去。一篇作文怎么寫,對江森來說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文章的落腳點到底落在何處。
有了堅定的方向,才能有堅定思路。
有了堅定的思路,就永遠不怕寫不出東西來,任何題目,都是水到渠成,手到擒來。
這就是江森的基礎邏輯。
根本不求寫得有多牛逼,只求一個字: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