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醫真的沒什么秘訣可言,不管什么學校都差不多,就是特么的一個字:背。
別管什么重點不重點的,把教材里的所有內容都記下來,考試成績肯定差不了。至于具體手藝如何,那最早也是大五實習的事情了,根本不需要著急。
當然,如果你自己對這件事夠重視的話,寒暑假也可以自己聯系一家醫院去見習,病房那邊肯定會特別高興有免費勞動力自己送上門……
但反正不管怎么樣,本科階段,無論什么專業,本質上始終都只是“通識教育”,只不過是披了層所謂專業的外衣而已,再專業也比不過老老實實上過一年班的老鳥。
最多無非是基于像申醫和甌醫之間的師資的差別,過來教課的老師水平有所不同,學生悟性不一樣,整體學習效果可能會有所差別。
真正的專業手藝,歸根到底,還是得正式進入工作崗位,才能一點點提升起來。
所以本科階段的醫學生,裝孫子背書就好了,千萬不要裝逼。
管你是宇宙雙強還是C9,瞎裝逼必然出事。
江森起身去衛生間洗了把臉,也跟宋大江一樣,拿起了教材。申醫自己編寫的教材,跟江森記憶中人衛版的內容區別不大,只是好像個別知識點板塊的順序有變化。
當然也可能是時間太久,他記憶混亂了。
不過對他來說,到底內容如何,關系也不大,因為他已經打定主意,研究生要跨專業讀點別的了,本科階段,他對自己的唯一要求,就是考試成績必須理想一些。
畢竟以他現在的情況,再去拿個醫學碩士文憑的意義不大,反正將來也不打算從事一線的臨床工作。而且讀醫的辛苦,只有讀過的人自己知道,研究生階段差不多一半時間要耗在病房里,三不五時的通宵夜班,這樣的生活,他目前已經無法接受。
不論是時間的消耗,還是作息,以及經濟角度的考量——有這個時間,他倒不如多賺點錢,給申醫或者其他醫療研究機構捐款,這貢獻可比他親自去門診接診強多了。
而且他的技術,說白了,其實也就那樣……
診斷水平遠不如碼字水平。
畢竟他寫東西,真能寫到全國頂尖。
但至于給人看病,最多只能說,勉強對得起他的工資。
江森安靜地看著教材,雖然缺了好幾節課,內心依然從容淡定。
學過一次回過頭來重新看,很多知識點不僅看得明明白白,而且能很容易就跟其他內容聯系起來,自然而然地形成一套思路體系。
不過光是這樣,還是不夠的。
不管是解剖還是其他科目,由于知識點板塊不同,同樣一門課,一學期下來肯定要換好幾個不同的老師來教,而不同的老師,又有自己對于專業的不同層面的理解,在考試出題的時候,也都掌握著一定的命題權,所以真想要考高分,除了背書,肯定還需要配合其他辦法。
比方有的老師喜歡加塞一些課本里沒有的內容的,在他的課上的時候,你就得把他的課件搞過來,記好課堂筆記,記住他的課件內容。
有些老師一直強調某某教輔特別重要的,覺得那玩意兒說得特別對的,你就必須得找到那本教輔,然后配合教輔,把他教的那部分內容,原原本本看一遍。
還有些老師純粹就是特么的懶鬼,出題都懶得動腦子的,這種老師教的內容,你就得去看學校的考試題庫,考題必然八九不離十全都在那上面……
總而言之,如果只是以學校的二等或者三等獎學金為目標,光靠背書,當然沒問題。